1.王维 表达思乡的诗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2.王维 表达思乡的诗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

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

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

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

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

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

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

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

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

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3.关于王维思乡的诗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 《送别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5.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

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及日当云浮。

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

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4.王维思乡的诗句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王维的思乡诗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

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

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赏析王维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代诗人王维,大多数人知道他对佛学有所领悟,在他的许多诗中有一种禅静的空明灵静的感觉。但是,在他的有些诗中,却有一种道的味道,就是他的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道的味道就很重。

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所以,对于禅味浓厚的诗,许多都很注意诗的格律与对仗,使诗的形式上做到精美,然后是意境上对仗,做到动静相宜,虚明兼空,从而使诗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

因为佛是主要让人从内心修起,所以,一般的诗的意境都具有某种封闭性,以求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使意境无比的精美。在此基础上,使得心灵得以净化,以通向禅觉。

拿 床前明月光 一诗来说,此诗的意境就是相对封闭的,只是由月光泄落床前,从而勾起了思乡之情,整诗精美,而其境只是床前一片月光。 独坐幽篁里 一诗,其境也是封闭的,只是选取一个景点,然后将外围的事物都模糊化了。

再拿白日依山尽来说,此诗虽然提到白日,山,黄河,海,楼等,看似景远,但是其诗的意境还是封闭的,最终收到了一个固定的楼里。而且使成了说理诗,使诗味无多,而理性突起。

但是,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则不然,这首诗以极平白的语言写出来,舒叙了一个生活上很细微的情节,然而他的意境却是无限遥远的。 开始只是在路边相遇友人,同时饮酒,然后问话,朋友回答,而其意缈缈。

这首诗我不知平仄是否合律,但是整诗却不对仗,而每一句都是按事情的发展情况平平淡淡的写出,不着一点做诗的痕迹,所以,此诗来得很自然。 虽然来得自然得宛若随便,但是诗的味道很浓,其境意无穷尽。

如果将诗划类的话,我想此诗应做为叙事诗,因为每一句话都是写的诗或是诗中人物很自然的话语,但。

6.求一句王维的对家乡表达思念的诗句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酬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 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和贾舍人早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新晴野(一作晚)望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

7.表现思乡的古诗句

表现思乡的古诗句很多,仅举几句供参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____宋之问《渡汉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8.表示思乡的古诗句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这里还有更多./

参考资料: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