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形容人心不古,今人不如古人的 诗

戏为六绝句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表示这世界肮脏不堪人心不古的诗有

古往今来,青史上、分明实写。请君看、贤奸忠佞,何曾假 借。振主威权名赫奕,倾人机械魂惊怕。想胸中、犹觉志难伸, 一人下。忠义士,偏遭叱。凭吊泪,休频洒。看尘开镜照,云空 日射。事败族诛群一快,棺开尸戮谁能赦?叹小人、枉自逞英雄, 千秋骂。

且复何言,纵狂歌、唾壶敲缺。心头事、呼天剑啸,避人眦 裂。竟致咆哮凭虎豹,不堪凝冱常冰雪。问妻儿、张口视其中, 存否舌?忽发作,醉激烈。难止遏,狂时节。欲登天亟请,假吾丈铁。大嚼疗饥奸贼脑,横吞解渴残臣血。读《春秋》、此笔在 人心,何尝绝。

3.人心不古

“士风日下”与“人心不古”齐用,慨叹社会上读书人气质变坏,有失淳朴善良而流于獝诈虚伪、心地不再像古人那么淳朴。“士风日下、人心不古”是感叹‘读书人品德今不如昔’的意思。也有写成“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这打击的范围就更大了,那就真的成感叹‘今不如昔’了!古:古代的社会风尚。 人心不古 指今人的心地失淳朴而流于诈伪,慨叹社会风气变坏.

注音:rén xīn bù gǔ

成语解释:世人的心没有古人的淳朴厚道。 贬义。古:古代的社会风尚。

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

典故来源:

由于元代的统治者为蒙古部族,爱好音乐与歌舞,此性格反映在文学上,于是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戏剧与歌舞,散曲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

刘时中即为著名曲家之一。元顺帝天历二年,江西大旱,刘时中见到灾民受难的情况,于是作了两套散曲《端正好》,上呈江西道廉访使高纳麟。第一套的内容陈述饥荒时「谷不登,麦不长」,民无以食的悲惨遭遇,而且愤怒地斥责了奸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现元代社会严重的阶级压榨。第二套则是揭露官吏的无能与玩法乱纪。他形容一群暴发户般的官员为「没见识街市匹夫」,彼此狼狈为奸,勾结作恶,尽日将精力耗费在吃喝嫖赌,完全不顾百姓生计。并申辩说:「不是我要讲他们的坏话,但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邪恶战胜正义?现在的人根本完全丧失了旧时代的淳朴,明明是人,但行事却如禽兽一般。」

后来「人心不古」演变为成语,用来感叹现在的人,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朴。

此成语就是出自刘时中的《端正好.上高监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不是我论黄数黑,怎禁他恶紫夺朱?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马牛襟裾。”

近义词:世风日下、世衰道微

反义词:古道热肠、古貌古心

4.成语“人心不古”的上不半句是什么

“士风日下”与“人心不古”齐用,慨叹社会上读书人气质变坏,有失淳朴善良而流于?诈虚伪、心地不再像古人那么淳朴。

“士风日下、人心不古”是感叹‘读书人品德今不如昔’的意思。也有写成“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

这打击的范围就更大了,那就真的成感叹‘今不如昔’了! 人心不古中的”古”,解释为原来的,以前的。 说这句话的人,因为原来天真,烂漫,心底无私,充满阳光,没有猜忌(大多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而随着年龄增长,发现周围的人都是心有城府,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处处都被人骗,时刻需要提防他人。

而他本人没变。所以感慨“人心不古”。

参考资料:。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