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咏鹅》的意思

咏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写的一首“咏物诗”,相传是其七岁诗的作品,骆亦因此被目为“神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浮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2.古诗咏鹅意思和诗句

《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诗人:骆宾王 朝代:唐

鹅,鹅百,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译文

大白鹅啊白鹅, 你也就只能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 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度的水波。

3.古诗《咏鹅》的意思

咏鹅骆宾王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注释]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4.《咏鹅》的意思是什么

翻译: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原文:

《咏鹅》

【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扩展资料: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

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

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赏析:

诗的开头,连用了三个鹅字,生动地表现出了孩子看到大白鹅时候的欢快心情,就像现在的小孩子,看到喜欢好玩的东西,也会连连称呼一样。表现了诗人的快乐心情。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描写了鹅在叫的时候的神态。“曲项”这两个字非常生动,把鹅的昂首欢叫的样子,十分准确地描画出来了。

大家有机会可以观察一下,鹅在叫的时候和鸡不同,鸡的脖子比较短,叫的时候脖子伸得直直的,而鹅的脖子比较长,叫起来的时候会有一伸一缩的样子,这就是曲项。说明诗人对鹅的观察是很仔细的。

诗的这前两句,诗人先写了眼睛看到的鹅,再写了耳朵听到的鹅的叫声,这种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我们在描写一种动物的时候,也要学会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就像这里的视觉和听觉,这样描写动物,就会显得生动活泼了。

诗的第三第四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人用了一个浮字,一个拨字,这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在水中悠然的样子。

白毛,红掌,绿水,清波。白毛与绿水相对,红掌与清波相对,用这几个色彩鲜艳的词词,给人一种鲜明的视觉形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大白鹅戏水图”。读来让人感觉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5.古诗《咏鹅》的原文是什么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翻译:“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作品赏析】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骆宾王,婺州义乌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七岁时因作《咏鹅》诗而有”神通“之誉,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其诗气势充沛,挥洒自如,富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诗善歌行体,有《骆临海集》。

6.咏鹅的古诗

1,《咏鹅》唐代:骆宾王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话文释义: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鹅赠鹤》唐代:白居易

原文: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白话文释义:鹤借助风力飞入青天自由翱翔,鹅却命运不济被迫和鸭子为伍。我鹅长有雪白的脖颈、洁白的羽毛和红红的脚掌,哪一点比不上鹤?

3,《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宋代:范成大

原文: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白话文释义: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4,《深院》 唐代:韩偓

原文: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白话文释义:小鹅儿张开栀子一般的黄嘴巴发出吃食声,凤蝶扭动粉色的细腰在空中飞舞轻盈。院子因为主人拉下窗帘睡眠而变得更清静,红色的蔷薇和碧绿的芭蕉叶相互衬映。

5,《鹅儿》唐代:李郢

原文: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 永日淹留在野田。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白话文释义:腊月悠闲地走在村舍间的路上,黄色的小鹅游在清水中间真可怜,哪里管世道纷乱,只是跟着新生的草儿一样永远留在田野间,没事的时候成群地鸣叫在水际,争相伸长了脖颈直逼人前。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