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东坡颂竹的诗句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风霜侵。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因厅。下为人所往,上密不容钉”;“予谪黄洲,寓居定惠院,饶舍皆茂林修竹”。

2.【竹的诗词苏轼李白李商隐陆游等较有名的】

李白《慈老竹 》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杜牧《题新竹》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白居易 《咏竹》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苏轼《霜筠亭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苏轼描写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宋.苏轼《霜筠亭 》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释义: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释义:

宁愿吃饭没有肉,怎能居住环境中没有竹子呢?

没肉吃只是少点肉,没竹子看人会变得俗气的。

人瘦了还能养肥,俗人却是无药可救的。

要是能对着竹子吃得满嘴流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事情?

2. 宋.苏轼《霜筠亭 》释义:

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4.苏轼竹子的诗句

1.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2.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3.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4.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5.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作者:苏轼】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

5.苏轼竹子的诗句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作者:苏轼】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

6.苏轼写的有关竹子的诗句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宋.苏轼《霜筠亭 》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释义: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释义: 宁愿吃饭没有肉,怎能居住环境中没有竹子呢? 没肉吃只是少点肉,没竹子看人会变得俗气的。 人瘦了还能养肥,俗人却是无药可救的。

要是能对着竹子吃得满嘴流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事情? 2. 宋.苏轼《霜筠亭 》释义: 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