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有哪些

古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贺铸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李贺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日?缃ê焖苹穑豪唇倘缋丁?

— 《忆江南》 白居易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李白

(9)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春思》李白

(10)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 白居易

(12)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苏轼《舟中夜起》

(14)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15)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苏轼《种茶》

(16)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苏轼《百步洪二首》(其一)

(17)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

–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20)西湖虽小亦西子

–苏轼《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

2.古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6.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7.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0.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古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古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有哪些

庭中有奇树①,绿叶发华滋②。

攀条折其荣③,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④,路远莫致之⑤。

此物何足贡⑥,但感别经时⑦。 饮酒①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②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③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

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

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

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

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

“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辨已忘言。

④。

5.古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

北风其凉,

雨雪其雱1。

惠而好我2,

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3?

既亟只且4!

北风其喈5,

雨雪其霏6。

惠而好我,

携手同归7。

其虚其邪?

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8,

莫黑匪乌。

惠而好我,

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

既亟只且!

译 文

北风寒冷猛吹到,

大雪飞扬满天飘。

你和我是好朋友,

携起手来一块跑。

哪能舒缓再犹豫?

事情紧急快出逃。

北风呼呼透骨凉,

大雪飘飘白茫茫。

你和我是好朋友,

携起手来归他邦。

哪能舒缓再犹豫?

事情紧急快逃亡!

没有红的不是狐,

没有黑的不是乌。

你和我是好朋友,

携手乘车同离去。

哪能舒缓再犹豫?

事情紧急快逃出。

注 释

1.雨(yù玉)雪:雨雪。雨,作动词。雱(pánɡ旁):雪盛貌。

2.惠:爱也。

3.虚邪:宽貌。一说徐缓。邪:通徐。

4.既:已经。亟:急。只且(jū居):作语助。

5.喈(jiē皆):疾貌。一说寒凉。

6.霏:雨雪纷飞。

7.同归:一起到较好的他国去。

8.莫赤匪狐:没有不红的狐狸。莫,无,没有。匪,非。狐狸、乌鸦比喻坏人。一说古人将狐狸比喻为男性伴侣,将乌鸦视为吉祥鸟。

【赏析】

《毛诗序》说:“《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从诗中“同车”来看,百姓是泛指当时一般贵族。方玉润认为是贤人预见危机而作(《诗经原始》),王先谦认为是“贤者相约避地之词”(《诗三家义集疏》)。其实,《诗序》所说诗旨不误,当是一首反映贵族逃亡的诗。

诗共三章,前两章内容基本相同,只改了三个字。把“北风其凉”改为“北风其喈”,意在反覆强调北风的寒凉。而改“雨雪其雱”为“雨雪其霏”,无非是极力渲染雪势的盛大密集。把“携手同行”改为“携手同归”,也是强调逃离的意向。复沓的运用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各章末二句相同。“其虚其邪”,虚邪,即舒徐,为叠韵词,加上二“其”字。语气更加宽缓,形象地表现同行者委蛇退让、徘徊不前之状。“既亟只且”,“只且”为语助词,语气较为急促,加强了局势的紧迫感。语言富于变化,而形象更加生动。

北风与雨雪,是兴体为主,兼有比体。它不只是逃亡时的恶劣环境的简单描写,还是用来比喻当时的虐政。后面赤狐、黑乌则是以比体为主,兼有兴体。它不仅仅是比喻执政者为恶如一,还可以看作逃亡所见之景。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意蕴丰富,耐人玩味。

朱熹《诗集传》说此诗“气象愁惨”,指出了其基本风格。诗三章展示了这样的逃亡情景:在风紧雪盛的时节,一群贵族相呼同伴乘车去逃亡。局势的紧急(“既亟只且”),环境的凄凉(赤狐狂奔,黑乌乱飞)跃然纸上。让人悚然心惊。

古乐府中的《北风行》诗题即效本篇,鲍照拟作中直接采用《北风》原文:“北风凉,雨雪雱。”《古诗十九诗》(“凛凛岁云暮”篇)中“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数句,盖亦本于此诗。唐代李白有《北风行》,也明显受到《北风》的启发。由此可见《北风》一诗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应该是有些关于雪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