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时”开头的诗句~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时不可兮再得,君何为兮偃蹇?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时人弃此物,乃与燕珉齐。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时哉苟不会,草木为我俦。
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
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
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
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馀晖。
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时哉高飞燕,绚练新羽翮。
时虽属丧乱,事贵赏匹敌。
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
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
时下莱芜郭,忍饥浮云巘。
2.以“一”开头的古诗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宋代:苏轼
译文: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译文: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
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3.以的为开头的诗
别后歌丽制不觉引满大醉醉中成四绝句奉纳 其三
(明·梦苏道人)
的烁梅花嫩柳枝。苏州更比扬州好,午妆人倚翠楼时以“的”为开头的诗:
咏萤
(隋末唐初·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绝句七首 其六
(宋·李之仪)
的的枝头浅浅黄,未先颜色占年芳。任是剪成香更裂,鼻根眼界漫商量。
新亭风玉与安素相应
(宋·钱时)
的然同德定同声。悬玉两窗非有约,况有才郎胜牧之,如何风动一齐鸣,鼓瑟吹竽尽未平
4.以如开头的古诗词
《红楼梦》里写李纨——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朱仙镇精忠岳庙——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之十。。。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鲍照《拟行路难》——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吴迈远《长别离》——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5.以“全”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清黄景仁《都门秋思》: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唐李贺《舞曲歌辞》:全胜汉武锦楼上, 晓望晴寒饮花露。吴娥声绝天,空云闲裴回。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 尊有乌程酒,劝君千万寿。
唐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唐张籍《旧宫人》:全家没蕃地,无处问乡程。歌舞梁州女,归时白发生。 宫锦不传样,御香空记名。一身难自说,愁逐路人行。
1.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2.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3.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4.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6.以明开头的有名的古诗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明月别枝惊鹊”,“别”字是动词,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呵呵!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值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