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习的古诗大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百川岛东海,一去不复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只要功夫深,鉄杵磨成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亭前梧桐已秋深
只要功夫深,鉄杵磨成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年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朱熹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代的“劝学诗”集锦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六、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2.有关学习的古诗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关于学习的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4.有关学习的古诗名句要选自作者
1、古诗 唐·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清·郑燮: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明·杨继盛《言志诗》: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唐·韩愈《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2、名言警句: 郭沫若: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朱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培根: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儒林外史》: 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切斯特菲尔德: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鲁迅: 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孙中山: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至乐蜞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读书有味于回少,对客无情一句多. 3、成语:闭户读书:〖解释〗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据鞍读书:〖解释〗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读书得间:〖解释〗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飏翁!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烯荻读书:〖解释〗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折节读书:〖解释〗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4、迷语:【单字谜】 安下心来读书 (猜:字谜)谜底: 今 【单字谜】 春随流水去,送来读书声 (猜:打字一)谜底: 梳 【诗文谜】 东林岂止读书声 (猜:打五言唐诗句一)谜底: 风流天下闻【成语谜】 读书不误人 (猜:打成语一)谜底: 开卷有益【成语谜】 读书成才 (猜:打成语一)谜底: 不学无术【古今人名】 刘项原来不读书 (猜:打《三国演义》人物二)谜底: 王双、文丑。
5.与学习有关的古诗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释: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比喻一方书法作品展开),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比喻纸上的留白与书法线条相映成趣,飞扬生动)。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这文学作品何以如此清新隽永呢)?
因为有水从源头不断流来,从而成了活水(:那是在于书写者内心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注入啊)!
我们人心的睿智是通过不断的读书,不断的获取新知识而形成的,只有不断读书才能使自己的心境“清澈明净”。
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劝学》
年代:【唐】 作者:【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每天三更半夜到拂晓鸡啼,是男儿读书最好的时间,年少时不知要早早地勤奋学习,到老时会后悔读书太晚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等到自己老了才后悔!劝勉青少年珍惜现在的时间,一定要好好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