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袁世凯的诗作
十三岁时过春节,袁世凯曾写一春联:“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他十四岁乡试落榜后的《言志》:“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平仄音韵固不协,气概却不同凡响。
十五岁重来南京,登雨花台,作七律一首,题为《怀古》:“我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锅屯兵来。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
十九岁左右:
人生在世如乱麻,谁为圣贤谁奸邪?霜雪临头凋蒲柳,风云满地起龙蛇。治丝乱者一刀斩,所志成时万口夸。郁郁壮怀无人识,侧身天地长咨嗟。
不爱金钱不爱名,大权在手世人钦。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
这些作大多不工对仗,不合格律,而粗犷雄肆,意气风发,正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急欲入世者或野心家的写照。
五十岁左右:
曾来引地作劳人,满目林泉气势新。墙外太行横若障,门前洹水喜为邻。风烟万里苍茫绕,波浪千层激荡频。寄语长安诸旧侣,素衣蚤浣帝京尘。
身世萧然面不愁,烟蓑雨笠一渔舟。钓丝终日牵红蓼,好友同盟只白鸥。投饵我非关得失,吞钩鱼却有恩仇。回头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须一笑休。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五言绝句《登楼》:“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登楼远眺,而觉北斗星矮、太行山低,寥寥二十个字,见出其睥睨宇内、目空一切的气度。
2.梁启超,康有为,袁世凯的古诗有哪些
康有为: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
作者:康有为(清代)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
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
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澹如楼读书
作者:康有为(清代)
三年不读南朝史,琐艳浓香久懒熏。
偶有遁逃聊学佛,伤於哀乐遂能文。
忏除绮语从居易,悔作雕虫似子云。
忧患百经未闻道,空阶细雨送斜曛。
过虎门
作者:康有为(清代)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犹存。
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3.寻一些袁世凯的诗词,以及写他的挽联之类的
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袁世凯自挽联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杨度挽袁世凯
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这时,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呢?”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4.谁知道袁世凯的《怀古》一诗,求翻译
《怀古》 袁世凯
我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
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锅屯兵来。
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
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
大致意思:凭陵史迹,吊古伤今,辄以救世英雄自许,一派少年豪情。清廷虽然风雨飘摇,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却丝毫不影响如同袁世凯这样的“衙内”“公子哥儿”到处寻欢作乐。袁世凯十五岁时,登上南京雨花台,凭临史迹,触景生情,乱世出英雄,但当时的袁世凯在今天看来还未成年,便以救世英雄自许,口气可谓大矣。
5.袁世凯这首诗怎么翻译
自题渔舟写真二首【背景介绍】要了解一首诗,还是先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吧。
袁世凯就不用多做介绍了。现在网上有流行说法是这诗是袁世凯在1895年后天津小站练兵,因为忌惮袁世凯会造反,所以在李鸿章建议下让他回家养病,监视起来,袁世凯只能韬光养晦,静待时机的情况下写了这两首诗。
这个说法其实不值一驳,袁世凯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是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是继其在总督朝鲜后又一个人生高峰,袁世凯在这个时期也一直是以清廷“铁杆忠臣,中流砥柱”的面目存世的。并且在小站练兵后扶摇直上,官职一路攀升。
写这首诗的真正受挫的时间是在1908年之后,光绪、慈禧相继病死,宣统皇帝继位,他老爹载沣成为摄政王,载沣是支持维新派的,以前就看不惯袁世凯的各种作为,并且怀疑维新派的失败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这一节其实后世的研究有点冤枉老袁了,在这里不详述),所以对袁世凯非常痛恨,一上台之后就让袁世凯回家玩去,袁世凯就灰溜溜的回到他老家河南安阳,在村里过起了所谓垂钓隐逸的日子,其实仍然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重出江湖搞风搞雨。在这个时候他写了这两首诗,甚至还专门拍了自己在乡下坐船钓鱼的照片,然后还在当时的《东方杂志》上刊登了。
好让关注他的同学都知道,老袁在家里过的很老实,也很自在,非常喜欢钓鱼,不会再想着要咋滴了。不过又写诗又拍照的,其实是欲盖弥彰,路人皆见了。
了解了背景,再看老袁的这两首诗就好理解了。其一【身世萧然百不愁,烟蓑雨笠一渔舟】咋没钱没权没关系,反正要啥啥没有,所以啥都不用愁,不用被人偷被人惦记;只是在烟雨朦胧天气中,蓑衣斗笠穿戴着划着小渔船出去钓鱼去。
【钓丝终日牵红蓼,好友同盟只白鸥。】反正钓鱼的日子很开心呀,亲近大自然,钓丝跟红蓼相牵绊,旁边也没个鸟人;我呢也没啥朋友,如果要说有,可能也就是水边飞来飞去的白鸥啦。
【投饵我非关得失,吞钓鱼却有恩仇。】我钓鱼当然要下饵了,可是能不能钓到鱼,我一点也不在乎,反正就是钓鱼装装样子乐呵一下;不过有些傻鱼非要来咬钩,虽然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对于这些傻鱼来说当然是我害了它啦。
【回头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须一笑休。】现在回想一下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鸟事,其实大部分都是这样,很多坏事都不是我干的,我也是被逼无奈呀,因为我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本分,可是因为这样让人家讨厌我,我又有啥办法,就好像那些自己上钩的傻鱼一样;嫌起老子的胡子大笑一声,管TMD。
其二【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反正这么多年的有很多很多心事呀,壮志难酬呀!有志难伸呀!报国无门呀!【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我这个老头子胸中有多少兵法韬略呀,在我这个钓鱼的老头子眼底下,就算你是个王侯,我也看不上眼,鄙视你,哪里比的上我呀。【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
看看如今形势呀,想想这个世上没有真正跟磐石一样硬的东西,现在大好河山呀,金瓯有缺啦,这里破碎那里破碎,风雨飘摇。【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可是我能咋办哩?天下这么乱,我这么牛X的人,却只能在这里装模作样的钓鱼,要是让我出去,一定能够力挽狂澜呀(可惜没人懂我……没人听我……)所以只能披头散发浪迹天涯,陪伴我的就是蓑衣斗笠小小渔舟而已,诶,还是老老实实在钓鱼吧!天下怎么样关我鸟事PS: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被重新启用,先是内阁总理大臣,后面一直到成为临时大总统,一直到想当皇帝,结果被人“骂死”。光从诗上说,算是很不错的啦。
意境盎然,要是真的成祖了,那这诗也不会这么冷清,肯定比现在的知名度要高的太多。
6.袁世凯这首诗怎么翻译
自题渔舟写真二首
【背景介绍】
要了解一首诗,还是先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吧。袁世凯就不用多做介绍了。现在网上有流行说法是这诗是袁世凯在1895年后天津小站练兵,因为忌惮袁世凯会造反,所以在李鸿章建议下让他回家养病,监视起来,袁世凯只能韬光养晦,静待时机的情况下写了这两首诗。这个说法其实不值一驳,袁世凯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是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是继其在总督朝鲜后又一个人生高峰,袁世凯在这个时期也一直是以清廷“铁杆忠臣,中流砥柱”的面目存世的。并且在小站练兵后扶摇直上,官职一路攀升。写这首诗的真正受挫的时间是在1908年之后,光绪、慈禧相继病死,宣统皇帝继位,他老爹载沣成为摄政王,载沣是支持维新派的,以前就看不惯袁世凯的各种作为,并且怀疑维新派的失败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这一节其实后世的研究有点冤枉老袁了,在这里不详述),所以对袁世凯非常痛恨,一上台之后就让袁世凯回家玩去,袁世凯就灰溜溜的回到他老家河南安阳,在村里过起了所谓垂钓隐逸的日子,其实仍然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重出江湖搞风搞雨。在这个时候他写了这两首诗,甚至还专门拍了自己在乡下坐船钓鱼的照片,然后还在当时的《东方杂志》上刊登了。好让关注他的同学都知道,老袁在家里过的很老实,也很自在,非常喜欢钓鱼,不会再想着要咋滴了。不过又写诗又拍照的,其实是欲盖弥彰,路人皆见了。了解了背景,再看老袁的这两首诗就好理解了。
其一
【身世萧然百不愁,烟蓑雨笠一渔舟】
咋没钱没权没关系,反正要啥啥没有,所以啥都不用愁,不用被人偷被人惦记;
只是在烟雨朦胧天气中,蓑衣斗笠穿戴着划着小渔船出去钓鱼去。
【钓丝终日牵红蓼,好友同盟只白鸥。】
反正钓鱼的日子很开心呀,亲近大自然,钓丝跟红蓼相牵绊,旁边也没个鸟人;
我呢也没啥朋友,如果要说有,可能也就是水边飞来飞去的白鸥啦。
【投饵我非关得失,吞钓鱼却有恩仇。】
我钓鱼当然要下饵了,可是能不能钓到鱼,我一点也不在乎,反正就是钓鱼装装样子乐呵一下;
不过有些傻鱼非要来咬钩,虽然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对于这些傻鱼来说当然是我害了它啦。
【回头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须一笑休。】
现在回想一下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鸟事,其实大部分都是这样,很多坏事都不是我干的,我也是被逼无奈呀,因为我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本分,可是因为这样让人家讨厌我,我又有啥办法,就好像那些自己上钩的傻鱼一样;嫌起老子的胡子大笑一声,管TMD。
其二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
反正这么多年的有很多很多心事呀,壮志难酬呀!有志难伸呀!报国无门呀!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我这个老头子胸中有多少兵法韬略呀,在我这个钓鱼的老头子眼底下,就算你是个王侯,我也看不上眼,鄙视你,哪里比的上我呀。
【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
看看如今形势呀,想想这个世上没有真正跟磐石一样硬的东西,现在大好河山呀,金瓯有缺啦,这里破碎那里破碎,风雨飘摇。
【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可是我能咋办哩?天下这么乱,我这么牛X的人,却只能在这里装模作样的钓鱼,要是让我出去,一定能够力挽狂澜呀(可惜没人懂我……没人听我……)所以只能披头散发浪迹天涯,陪伴我的就是蓑衣斗笠小小渔舟而已,诶,还是老老实实在钓鱼吧!天下怎么样关我鸟事
PS: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被重新启用,先是内阁总理大臣,后面一直到成为临时大总统,一直到想当皇帝,结果被人“骂死”。光从诗上说,算是很不错的啦。意境盎然,要是真的成祖了,那这诗也不会这么冷清,肯定比现在的知名度要高的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