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绝交的好诗歌或歌词

与刘伯宗绝交诗

——————————————————————————–

作者:【汉】朱穆

北山有鸱,

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

寝不定息。

饥则木览,

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

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

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

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

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

各自努力。

2.怎么用古诗词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到此为止

1.《汉宫春·心似孤僧》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2.《念奴娇·此翁双手》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此翁双手,顿闲处、且把香篝笼袖。西掖北门辞不要,肯要南柯太守。小小亭台,些些竹木,何必灵和柳。地行仙里,合推侬做班首。取次著绝交书,续归田录,谁掣先生肘。莫遣朝衣梅醭了,留祝南山之寿。苍妓上厅,老僧封院,得似樗庵叟。虚名身后,生前且一杯酒。

3.《闲居怀旧》

年代: 唐 作者: 顾况

日长鼓腹爱吾庐,洗竹浇花兴有馀。骚客空传成相赋,

晋人已负绝交书。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今日思来总皆罔,汗青功业又何如。

4.《沁园春·万里戌边》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万里戌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岂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天教狂虏灰飞。更莫问儿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从今去,共麴生相约,愿乐清时。

5.《杂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拥裘南窗下,坚坐试定力。

炉香亦不散,伴我到曛黑。

绝交近为我,游世易颠踣。

默默何所为?且复自休息。

3.割袍断义有什么典故吗

宁和华歆在一块儿读书,这被称为“同窗”,管老兄把座席拿刀切切开,跟袍有什么关系?

这个“袍”字怎么解释,不见得是指简简单单的一件衣服。

有顺口溜形容人际关系的“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提到第二种关系铁是指战友关系。战友间每天面临生死考验,这种条件下相互配合结成友谊,可谓亲密无间。而战友关系在古代就被称为“同袍”。

比如《诗经·秦风·无衣》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两人原来是战友,在严酷的生死考验面前,衣服包裹什么的分不了那么清楚,一直是共产共衣着过;现在要坐下来一桩一件分清楚甚至到要拿刀割开袍子来划清界线,那就当真是撕破脸皮义气全无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割袍断义的典故得从史书里关于战争的人物事件里去找,貌似跟读书人的关系不大。

4.割袍断臂是什么意思

解释 兄弟如衣服,所谓连襟吧。

割袍断义就是指兄弟绝义,而划地绝交是好像古代两个人在一个地方读书,其中有个人看到窗外有个女的走过就看那女的,另一个人就把他们两和坐的席子隔开以示不与其同流合污,所谓划席绝交也,又为划地绝交。 “割袍断义”即“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世说新语·德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注释」 管宁:字幼安。魏文帝征他为太中大夫,明帝有征他为光禄勋,都固辞不就。

华歆:字子鱼。东汉末举孝廉,任尚书令。

捉:拾拣。 轩冕:古时候卿大夫的车服。

废:放下。 「译文」 管宁好学,结交了几个后来很著名的学友,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

但是,龙头华歆和龙尾管宁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著名的绝交事件,后人称之为“管宁割席”,这是出于《世说新语》记载。 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正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味的书呆子。

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个,在园中锄菜,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 金子谁不喜欢呀!但是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

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 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

这件事说明,华歆的修为和管宁比要差着一截。 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

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

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后世的所谓割袍断义,划地绝交,就是从这里来的。

5.割袍断义有什么典故吗啊

“割袍断义”即“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世说新语·德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译文」 管宁好学,结交了几个后来很著名的学友,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 但是,龙头华歆和龙尾管宁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著名的绝交事件,后人称之为“管宁割席”,这是出于《世说新语》记载。

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正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味的书呆子。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个,在园中锄菜,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

金子谁不喜欢呀!但是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

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见了,明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335313837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这件事说明,华歆的修为和管宁比要差着一截。

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

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后世的所谓割袍断义,划地绝交,就是从这里来的。

「解释」 兄弟如衣服,所谓连襟吧。割袍断义就是指兄弟绝义,而划地绝交是好像古代两个人在一个地方读书,其中有个人看到窗外有个女的走过就看那女的,另一个人就把他们两和坐的席子隔开以示不与其同流合污,所谓划席绝交也,又为划地绝交。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