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伐檀》译文

《诗经-伐檀》译文: 叮叮当当砍檀树, 把树堆在河岸上。

河水清清起波纹。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貉肉?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叮当砍树做车辐, 把树堆在河旁边。 河水清清起直波。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捆?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兽肉?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叮当砍树做车轮, 把树堆放在河边。

河水清清起环波。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鹤鸿?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伐檀原文: 作者:佚名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扩展资料: 《诗经-伐檀》赏析 诗中提出的问题(不劳而获),应当说是一个尖端问题,即使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可以作出种种精辟的分析,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但绝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尖端问题。

即使是社会革命,推翻了旧的不劳而获者, 同样会产生新的不劳而获者。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最初都是打着“平均”的旗号,到了最后,革命者首先变成了不劳而获者。

这样的社会革命,如同赌博中的轮流坐庄,仅仅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转移。 当然,我们的兴趣并不在这里,而在那些凭借自己的劳动既为自己的生存,也在为他人谋福利的普通劳动者的身上。

从他们的角度看,大多数的人并无受压迫、被剥削的意识,只关心自己的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只感叹身上的赋税徭役太沉重。 但在客观上,下层劳动者用自己的血汗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而自己应当得到的回报却少得可怜。

他们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把生命的全部价值都抵押在了永无止境的劳作之上,换来的仅仅是苟且度过一生。

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是什么意思

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伐檀》是魏国的民歌,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这首诗三章都以叙述伐檀木起头,是当时干着繁重伐木劳动奴隶,一边劳动,一边想到社会的不平,而随口唱出来的歌声。全诗三章,采用了回旋重沓、反复咏叹的手法,使思想和感情得到畅快的倾泻。

“坎坎”是伐木声,檀树的木质很坚硬,古人用以造车,因而伐木的劳动强度就很大,很艰辛。奴隶们把树砍倒了,然后把它们堆放到河岸边,为的是利用水力把这些树木运走。“干”是岸。“寘”就是堆放的意思。“清”和“涟”都是形容河水的,“涟”指风吹水面,纹如连锁。这时,在河岸边,奴隶们想到自己每天都从事着沉重的劳动,但却过着缺食少衣的生活,而那些奴隶主们,从不知稼穑之艰,狩猎之苦,却坐在家里吃着美餐佳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于是,不平之气陡然而起,他们向奴隶主提出了尖锐的责问:你自己不种地,为什么拿的粮食特别多?你自己不打猎,为什么你的院子里挂满了野兽皮?“廛”同缠,作“束”解。三百缠即三百束,极言数量之多,不一定是确数。“县”同悬。“貆”,兽名,代指野兽类。“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句就是直接的指责了:这些“君子”们,你们不是白白地吃饭吗?“素餐”犹言白吃饭,不劳而食。第二、三章文字上稍作了变动,一方面为的是反复咏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所要表现的主题。“辐”是车轮中的直木,伐檀就是为了做车辐,车轮。“特”是指三岁的野兽,“漘“是指水边。

《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很多,《伐檀》即是其中措辞尖锐,叙述直截了当的一篇。因为在这些歌唱的劳动者看来,劳动果实应该由劳动者所享有,不劳者不获食,而眼前的社会现象却完全相反,不劳者“取禾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不猎者“庭有悬貆”、“有悬特”、“有悬鹑”因而感到极大 的不平和愤慨。尽管他们还意识不到造成这种不合理的分配现象的社会根源何在,但他们凭对现实的直接感观,已经清楚地看到:社会上存在着两大阶级,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所有者,生产者不是所有者,所有者不是生产者。这就是《伐檀》一诗的思想高度之所在。

这首诗艺术性也是很强的。它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区别,一些人辛勤劳动却食不果腹,另一些人不种不猎却过着优裕的生活,这不是明显的不合理吗?结句则以讽刺的口吻,昭示出了那些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君”们的原形,揭露了他们寄生虫的本质。章法结构采用的是反复重沓的形式,为的是强化主题,突出重点。句式安排则长短错落,参差灵活,舒卷自如,十分生动灵活,富于感染力。参考资料:朗诵中国

3.诗经代檀读后感

“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坚硬的树被砍倒了,放在河边,伴着清清的河水。后俩段“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大树被分解成“辐”·成“轮”。坚硬的树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伟人,清清的河水象征着他们高洁的品格。肢解后做成车轮载着历史前进。“不稼不穯,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这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贪得无厌的官僚,是历史长河中吸血的饕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那些忠臣良将鞠躬尽瘁,没有白吃国家的俸禄,却得不到重用,反而被排挤陷害。

过往的历史总是虐待真善美而奉养假丑恶。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1.赋为直陈其事,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直接写劳动的场景;比是打比方,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将统治者比喻成大耗子;兴是用另外的事物引出所要歌咏的事物,如“河水清且涟猗”,引出后文的不平之气。

2.这两首诗在主旨上的共同之处是对统治者的剥削进行了批评、控诉。不同之处是批判的程度有所不同,《魏风﹒伐檀》只是对统治者的不劳而获进行了质问,表达了愤懑之情《硕鼠》对统治者的讽刺更为辛辣,否定更为彻底,并且表达了“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决绝之心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5.什么是象声词 《诗经》中的拟声词

《诗经》使用拟声词的地方就有一百二十多处,三百零五篇中,有拟声词的诗篇有五十三篇之多,将近六分之一的比例。

然而其中尤以十五国风中数量里最多。《诗 经》中拟声词的运用,给我们在朗读诗歌时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享受,仔细听来有水声、虫声、风声、玉声、金铁之音、钟鼓之音等等,悦人耳目,畅人心意,怡人 神智。

(一)鸟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周南·关雎》) 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周南·葛覃》)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邶风· 匏有苦叶》)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小雅·伐木》)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小雅·鸿雁》)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大雅·卷阿》)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小雅·鸿雁》肃肃:鸿雁振翅声。)

凤凰于飞,翙翙(音huì)其羽。(《大雅·卷阿》翙翙:凤凰振翅声;一说,众多也。)

后面两例不是表示鸟声鸣叫的拟声词,在这里也被归为“鸟声”一类。(二)虫声 螽斯羽,甍甍兮。

(《周南·螽斯》)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召南·草虫》)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小雅·小弁》) (三)水声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音guō,)。 (《卫风·硕人》) 施罟嚄嚄,鳣鲔发发(音bō)。

(《卫风·硕人》) 二之日凿水冲冲(音chōng),三之日纳于凌阴。(《豳风·七月》) (四)风声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邶风·谷风》)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小雅·蓼莪》) 南山烈烈,飘风弗弗。

(《小雅·蓼莪》)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邺风·北风》) (五)钟鼓等乐器之音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邶风·简兮》简:即简简,鼓声;一说,和大貌。)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邶风·击鼓》)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小雅·采芑》)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小雅·钟鼓》) 鼓钟喈喈,鼓瑟湝湝。 (《小雅·鼓钟》)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小雅·鼓钟》) 聎鼓渊渊,嘒嘒管声。 (《商颂·那》) (六)玉器、金铁之音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郑风·有女同车》) 约軝(音qí)错衡,八鸾玱玱。 (《小雅·采芑》)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小雅·庭燎》) 君子至上,鸾声将将。 (《小雅·庭燎》) 八鸾鸧鸧(音qiáng),以假以享。

(商颂·烈祖)) 其旗淠淠(音pèi),鸾声嘒嘒。 (《商颂·采菽》) (七)车马之音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王凤·大车》)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王凤·大车》) 有车粼粼,有马白颠。

(《秦风·车粼》) 载驱薄薄,簟莩朱鞟。 (《齐风·载驱》) 戎车嘽嘽(音tān),嘽嘽焞焞(音tūn)。

(《小雅·采芑》)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小雅·车舝》间关;车辖声;一说,设舝貌。)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小雅·车攻》) (八)劳动之音 伐木许许(音hǔ),酾酒有媭。

(《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小雅·伐木》)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魏风·伐檀》)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音tuó)。 (《小雅·斯干》) 捄之陾陾(音réng),度之薨薨。

(《大雅·绵》) 筑之登登,削屡冯冯(音píng)。 (《大雅·绵》) 释之溲溲,蒸之浮浮。

(《大雅·生民》) 获之挃挃(音zhì),积之栗栗。 (《周颂·良耜》) (九)其他声音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召南·殷其雷》殷:雷声。) 有弥济盈,有鷕(音yǎo)雉鸣。

(《邶风·匏有苦叶》拟声词,鷕:野鸡鸣叫声。)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郑风·风雨》喈喈:鸡鸣叫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小雅·鹿鸣》呦呦:鹿鸣声。) 无罪无辜,馋口器器。

(《小雅·十月之交》器器:众人之声。) 鸟乃去矣,后穆呱矣。

(《大雅·生民》呱:小儿哭声。)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音tián)。

(《小雅·采芑》阗阗:群行声。)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郑风·风雨》胶胶:鸡鸣叫声)。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