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题解] 这首诗写的是大清早上,草露未干,田野间一对情人相遇,欢喜之情,发于歌唱。 [注释] 1、蔓草:蔓生的草。

零:落。漙(团tuán):凝聚成水珠。

2、扬:明。“清”、“扬”都是形容目的美。

婉:读为“睕(晚wǎn)”,目大貌。《毛传》:“眉目之间婉然美也。”

3、邂逅(谢后xiì hòu):爱悦。亦作“不期而遇”解。

遇:相逢或配合。适我愿:就是称心满意,也就是“邂逅”的意思。

[参考译文] 野地蔓草多又长,团团露珠落叶上。有个漂亮好姑娘,眉清目秀好模样。

不期路上碰见她,合我心愿真舒畅。

2.谁知道诗经的全部内容和解释

《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毛诗属古文经学,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赋。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诗经》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东到山东,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颂、《颂》中的诗歌,思无邪”。

对于它的特点。《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

另一部分则为公卿、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雅》、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后来、兴”。“风。

但是毛诗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从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叶,共160篇,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雅,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

现在一般都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

汉时。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毛诗(前二者取国名《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鲁诗、韩诗。

“四始”指《风》、《大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另有孔子删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韩三家时,立于学官。

从内容上说,根据《尚书》上所说。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引用《诗经》者颇多,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颂《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

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语言、甚至思想上都起著非常深远的影响。

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亦开创了中国多年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作品。

现在对诗经的研究更多用来考察古今音韵的不同,或者用来研究上古时期的历史。而古今研究《诗经》的著述更是汗牛充栋。

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

但是没有情诗,有“四始六义”之说。毛诗序西汉初年。

风、毛苌,简称齐诗,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

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豳风·鸱鸮》为周公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

齐、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的开篇诗经里开宗明义的第一首诗歌是《国风·周南》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须知何为”窈窕”的原义。

安静,高雅,深邃而有智慧的(并非身材娇好的女性)。须知为何以“雎鸠”这种鸟来“兴”起全诗。

雎鸠,鱼鹰的一种,因为终身只找一个伴侣而被古人赞誉为王鸠。诗经开篇便是这一论夫妇之义诗。

可见夫妇在传统五伦关系中的重要性。家庭的破裂将直接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即下一代无法获得父母的关照而学坏)。

犯罪率的上升直接影响的社会的安定。补充一下,是关颂的,不少人都知道有商颂,“天命玄鸟,降我大商”。

不过呢,里面有《长发》《殷武》可能是宋颂注:《长发》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

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

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

何天之休,不。

3.诗经王风 黍离翻译

黍离《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翻译: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题解: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赏析】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虽然《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而且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确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

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

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说法虽多,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虽然从诗本文中无法确见其具体背景,但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值得细加体味的。

另一方面,从诗教角度视之,正因其为大夫闵宗周之作,故得列于《王风》之首,此为诗说正统,不可不及,以下从两方面细析之。闵宗周之诗何以列于《王风》之首,先得弄清何为《王风》,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

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

可见《王风》兼有地理与政治两方面的含义,从地理上说是王城之歌,从政治上说,已无《雅》诗之正,故为《王风》。此诗若如《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

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景化而为诗是可以有多种作法的,诗人选取的是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路子,于是这首诗具有了更为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

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

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难怪此后历次朝代更迭过程中都有人吟唱着《黍离》诗而泪水涟涟:从曹植唱《情诗》到向秀赋《思旧》,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无不体现这种兴象风神。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更进一层,透过诗本文所提供的具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

4.诗经中的爱情诗有哪些

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

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

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如《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可爱的姑娘按照约定在城角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他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见不着她,急得搔首踯躅。

等到他发现姑娘已经来了而且情意深长的带给他一些礼物时,便大喜过望。幽静的城角,情侣来调情,一派温情脉脉的场景。

爱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充满了甜蜜,然而现实却给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许多束缚。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参与,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

《礼记·曲礼》中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礼记·坊记》中有:“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横从其母。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可见,那时对男女之情已经有所限制了。

而具体到对女性而言,受到的束缚更多,既不愿舍弃情郎,又不敢违反父母的命令,《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丈夫生而愿为有官,女子考而愿为有宗,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

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 《诗经》的爱情诗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到好处。 另外,《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这些爱情诗中也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的风俗是不同的。

对于一些诗歌的具体年代我们不甚清楚,但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应该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侯国和不同的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如评注者常说“郑声淫”,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的诗歌,只是更大胆更热烈而已。

而从《褰裳》到《将仲子》,同为《郑风》又可以看到有所差别,前者更加开放,后者却顾虑重重,这也许是因为时间不同,也许是因为作者身份不同,但总体来看,当时的婚姻制度并非如后来封建时期有严格的规定,较之封建时期还是相对自由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

5.诗经·蒹葭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蒹葭的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1)蒹葭(jian jia):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2)伊人:那个人。 (3)溯涸:逆流而上。

丛:追寻。 (4)溯游:顺流而下。

(5)凄凄:茂 盛的样子。 (6)晞(XT);干。

(7)湄:岸边。 (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 (10)采采:茂盛的样子。

(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

(13)右;弯曲,迂回。 (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 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边。

扩展资料: 赏析:《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

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 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

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

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

“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

“跻”,升高。“右”,迂曲。

“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6.急求诗经里的一首情诗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关关:水鸟叫声。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洲:河中沙洲。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淑:善,好。逑(通仇):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务):睡醒。

寐(音妹):睡眠。 思:语助。

服:思念。悠:忧思貌。

辗:半转。反侧:反身,侧身。

琴:五弦或七弦乐器。瑟:二十五弦乐器。

友:交好。 芼(音帽):有选择之意。

钟:金属打击乐器。鼓:皮革打击乐器。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祝贺女子出嫁。 夭夭:桃含苞貌。

一说形容茂盛而艳丽,一说形容少壮的样子。灼灼(音茁):鲜明貌。

华:花。 归:妇人谓嫁曰归。

宜:与仪通。仪,善也。

室家:犹夫妇。男子有妻叫做有室,女子有夫叫做有家。

有:语助词。蕡(音坟):实之盛也。

蓁蓁(音真):草木茂盛貌。 汝 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赬尾,王室如毁; 虽然如毁,父母孔迩。

注释 妻子对远役丈夫的怀念。 遵:沿。

汝:汝河,源出河南省。坟(音坟):水涯,大堤。

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惄(音逆):忧愁。调(音周):通朝,早晨。

肄(音异):树砍后再生的小枝。 遐(音狭):远。

鲂鱼:鳊鱼。赬(音成):浅红色。

毁:火。如火焚一样。

孔:甚。迩(音而):近 。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释 女子希望男方及时前来求婚。 摽(音表,去声):一说坠落,一说掷、抛。

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 庶:众。

迨(音代):及时。 倾筐:撮萁之类。

塈(音既):一说取,一说给。 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草 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女子怀念丈夫时的忧伤。 喓喓(音腰):虫鸣声。

草虫:一种能叫蝗虫。蝈蝈儿。

阜螽:一种蝗虫。 趯趯(音替):昆虫跳跃之状。

忡忡(音冲):心跳。 止:语助。

觏(音够):遇见。 陟:升;登。

蕨:植物名。初生无叶,可食。

惙惙(音绰):忧。愁苦的样子。

说(音月):通悦。 薇:草本植物。

又名巢菜,或野豌豆。 夷:平。

心平则喜。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妇人盼望远役丈夫早早归来。 殷(音引):雷声也。

一说喻车声。阳:山南为阳。

斯:指示词。何斯,斯,此人也;违斯,斯,此地也。

违:远也。 或:有。

遑(音皇):闲暇。 处:居也。

静 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静:娴雅安详。姝(音书):美好。

城隅:城角隐蔽处。 爱:隐藏。

踟躇(音池除):徘徊不定。 娈:年轻美丽。

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说怿(音月义):喜悦。

牧:野外。荑(音提):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询:实在,诚然。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注释 妻子怀念远役在外的丈夫。 匏(音袍):葫芦之类。

苦:一说苦味,一说枯。意指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济:水名。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

厉:带。一说以衣涉水,一说拴葫芦在腰泅渡。

揭(音气):提起衣裳。 弥(音弥):大水茫茫。

盈:满。鷕(音尾又音咬):雌山鸡叫声。

不濡(音如):不,语词;濡,沾湿。轨:车轴头。

雝雝(音拥):大雁叫声和谐。归妻:娶妻。

迨(音带):及;乘时。泮(音盼):合,封冻。

招招:摇橹曲伸之貌。昂(音昂):我。

昂否:即我不走之意。须:等待。

友:指爱侣。 蝃 蝀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

7. 中的的情诗

子 衿 【诗经·国风·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妻子等候亲人时的焦急心情。)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衿:衣领。

嗣音:传音讯。 挑兮达兮:往来轻疾貌。

城阙:城正面夹门两旁之楼。 扬之水 【诗经·国风·郑风】 扬之水,不流束楚。

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 终鲜兄弟,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妻子劝丈夫勿信谗言。)

注释: 楚:荆条。 鲜(音选):少。

言:流言。诳(音筐):骗。

出其东门 【诗经·国风·郑风】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男子表现自己爱有所专。) 注释: 思:语助词。

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缟(音稿):白色;素白绢。

綦(音机):暗绿色。员:语助词。

闉闍(音因都):城外曲城的重门。荼:一说白茅花。

且:语助词。一说慰籍。

茹藘:茜草。 野有蔓草 【诗经·国风·郑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情人不期而遇的喜悦。)

注释: 蔓(音万):茂盛。漙(音团):形容露水多。

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婉:美好。

邂逅(音谢后):不期而遇。 瀼(音瓤):形容露水多。

臧(音脏):好,善。 东方之日 【诗经·国风·齐风】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写新婚夫妇恩爱,形影不离。)

注释: 履:同蹑,放轻脚步。即:相就,亲近。

一说脚迹。 闼(音榻):门内。

发:走去。 一说脚迹。

有 狐 【诗经·国风·卫风】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女向男求爱。虽其人贫无衣裤,但仍爱他。

一说妻子怀念久役不归的丈夫。) 注释: 狐:一说狐喻男性。

绥绥:从容独行的样子。一说行迟貌,一说多貌貌。

淇:水名。梁:河梁。

河中垒石而成,可以过人,可用于拦鱼。 裳:上曰衣,下曰裳。

厉:水深及腰,可以涉过之处。一说流水的沙滩。

防有鹊巢 【诗经·国风·陈风】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因爱人受人欺诳而感心忧。) 注释: 防:水坝。

一说堤岸;一说枋,常绿乔木,可为红色染料。邛(音穷):山丘。

旨:美。苕(音条):草名。

凌霄花。一说翘摇。

一说苇花。 侜(音舟):谎言欺骗。

唐:朝堂前和宗庙门内的大路。甓(音屁):古代的砖,用以作瓦沟。

鷊(音义):绶草,十样锦。 惕惕:忧惧。

8.哪个能够给我复制一些诗经里的诗歌

诗经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音 雎(jū) 鸠(jiū) 窈(yǎo) 窕(tiǎo) 好(hǎo)逑(qiú) 荇(xìng) 寤(wù) 寐(mèi) 芼(mào) 注释 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

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娴静美好的样子。淑:善,好。

⑷好逑(hǎoqiú):喜欢追求为对象。逑,配偶,此处用作动词,意为追求为对象,娶为妻子之意。

⑸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

⑺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⑻思:语助。服:思念、牵挂。

思服:思念。 ⑼悠:忧思的样子。

⑽辗(zhǎn):半转。反侧:翻来覆去。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友,交好。 ⑿芼(mào冒):选择,采摘。

(13)乐:使淑女快乐。 (14) 荇菜:浅水性植物,叶片形睡莲.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 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

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 七 月 【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流火:大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偏离中天,自西而下。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

授衣:分发寒衣。一说女工裁寒衣。

一之日:周历正月,夏历十一月。以下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顺序类推。

毕发(音bó):风寒盛。 栗烈:凛冽。

褐:粗麻或粗毛制短衣。穷人所穿。

卒岁:终岁,年底。 于耜(音sì):整修农具。

举趾:举足耕耘。妇子:妻子和小孩。

饁(音yè):送饭食到田间。 南亩:向阳的耕地。

畯(音jùn):管农事的管家。 一说田神。

喜:酒食。 阳:温暖。

仓庚:黄莺。 女:女子,女奴。

懿筐:采桑用的深筐。 微行(音háng):小路。

迟迟:缓慢。指白日渐长。

殆:恐,怕。 及:与。

同归:指被胁迫做妾婢。 萑(音huán)苇:长成的荻苇。

萑、苇,初生时称蒹、葭。 条桑:修剪桑枝。

斨(音qiāng):斧,受柄之孔方形。 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

猗彼女桑:用索拉着采嫩桑。 鵙(音jú):鸟名。

又名伯劳。体态华丽,嘴大锐利,鸣声洪亮。

载绩:纺麻。孔阳:甚为鲜明。

更多有关诗经的可以参看 http://www.gushiwen.org/guwen/shijing.aspx 谢谢 能被肯定的话 我感到付出是值得的。

9.《诗经·采薇》的全诗解释

【原文】 采薇采薇1, 薇亦作止2。

曰归曰归3, 岁亦莫止4。 靡室靡家5, 玁狁之故6。

不遑启居7,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8, 载饥载渴9。

我戍未定10, 靡使归聘11。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12。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13。 王事靡盬14,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5, 我行不来16! 彼尔维何17? 维常之华18。 彼路斯何19? 君子之车20。

戎车既驾21, 四牡业业22。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23。 君子所依24, 小人所腓25。

四牡翼翼26, 象弭鱼服27。 岂不日戒28? 玁狁孔棘29!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30。

今我来思31, 雨雪霏霏32。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释译】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芽已破土钻。 说回家啊说回家, 一年已经过大半。

没有家也没有室, 只因玁狁来侵犯。 不能安坐与定居, 只因玁狁常为患。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茎叶多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中忧思多深沉。

忧心如火猛烈烧, 又如饥渴实难忍。 驻守营地不固定, 没人回乡通音问。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茎叶变粗硬。 说回家啊说回家, 今年阳月又已临。

王室公事无休止, 不能片刻享安静。 忧思在心真痛苦, 我今远行难归省。

那是什么花盛开? 棠棣烂熳一丛丛。 高大马车又谁乘? 那是将帅所专用。

驾御兵车已起行, 四马壮硕气势雄。 不敢安居战事频, 一月三次捷报送。

驾起四马驱车行, 四马强壮神奕奕。 将帅乘车作指挥, 士卒靠车作掩蔽。

四马步子多整齐, 弓饰象牙箙鱼皮。 每天岂能不警戒? 玁狁侵扰势紧急。

当初离家从军去, 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 雪花飘飘飞满野。

道路长远慢慢行, 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 谁知我有多凄切。

【注释】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 •2.作:生。

止:语助词。 •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 •6.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

•7.不遑:没空。遑,闲暇。

启:跪坐。居:安居。

•8.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9.载:语助词。

•10.戍:驻守。定:安定。

•11.使:传达消息的人。聘:探问。

•12.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13.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

•14.盬(ɡǔ):休止。 •15.疚:痛苦。

孔疚,非常痛苦。 •16.来:回家。

不来,不归。 •17.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

维何:是什么。 •18.常:常棣,棠棣。

•19.路:同”辂”,高大的马车。 •20.君子:指将帅。

•21.戎车:兵车。 •22.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

业业:马高大貌。 •23.骙(kuí)骙:马强壮貌。

•24.依:乘。 •25.小人:指士卒。

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26.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

•27.象弭:象牙镶饰的弓。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

服,”箙”的假借。 •28.日戒:每日警备。

•29.棘:同”急”。 •30.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

•31.思:语助词。 •32.雨(yù):作动词,下雪。

霏霏:雪花纷飞貌。 【赏析】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

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

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

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

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

“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

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

《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

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

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

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