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渊明的山水诗赏析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说来,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1、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3、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2.陶渊明寄情山水的诗句

1:寄情山水诗句: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人境:人世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见:(读jiàn),动词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4、简析 全诗以平静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3.陶渊明山水的诗句 古诗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陶渊明诗中有美景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其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写景的太多了,你要哪一篇的说明白了帮你找.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奠基人,王维继承了陶渊明并在此基础上将田园诗和山水诗合流发展为田园山水诗.陶的山水诗也很多,懒得找,给你复制点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陶渊明田园诗体现了怎样的人文情怀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إ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还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生活在农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晋书·隐逸传》).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了他渴慕自由的性格.虽然我们不能单纯强调作家个人气质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和文学创作的影响,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忽视这一点.

6.从陶渊明到王维,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盛唐文人,有着典型的山水情

山水诗与盛唐气象盛唐诗人在山水中探寻万物变化的规律,借山水消解胸中的块垒,从山水中得到哲理的启示。

盛唐山水诗作为中国诗歌宝库中的明珠,永远值得后人珍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盛唐是这诗国最为繁荣的时代。

在盛唐诗歌的各类题材中,山水诗不但普及到所有诗人的创作之中,而且表现艺术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中国诗歌确立了极高的审美标准。那么山水诗和后世所艳称的“盛唐气象”有什么关系呢?山水诗在盛唐的繁荣,首先是这种题材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山水的赞美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以后随着隐逸诗、行旅诗、公宴诗等各种与山水有关的题材的兴起,到东晋时期,在崇尚自然的玄学思潮的催化之下,山水诗遂成为独立的题材。历宋、齐、梁、陈几代,经过以谢灵运、谢、何逊、阴铿为代表的众多诗人的努力,山水诗表现的范围从登临游赏延伸到宦游送别等日常生活之中,在情景关系、取景角度、景物描写等各方面都为唐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到盛唐时代,再经过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人以及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的创新和发展,山水诗的描写范围从南方扩大到北方乃至边塞,并进一步解决了虚与实、形与神、天然与人工、意境与兴象等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创造静美的意境和处理空间的表现方法等方面,成为后世所无法超越的典范。山水诗在盛唐的繁荣,还与经济的兴盛有关。

南朝的山水诗主要产生于三类环境:一是大士族的山林庄园;二是江南的名山大川,特别是浙东一带,成为诗人寻幽探胜的首选地区;三是在仕宦的郡斋周围和亲朋送别的水行途中。其中第二类和第三类也是产生初盛唐山水诗的重要环境。

只是对于名山大川的寻访,已从浙东地区走向全国。盛唐诗人普遍爱好壮游,年青时代先到天下最著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去游览,以开阔胸襟,增长阅历,涵养壮气。

加上水陆交通发达,社会安定,行千里可不带兵刃,这些都为诗人的壮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时文人们游览最多的地区是浙东、楚湘、巴蜀、齐鲁,以及金陵、长安、洛阳及其周边的名胜。

大量的山水诗就是在这样的游历中产生的。盛唐山水诗还有许多产生在别业的环境里。

别业的普及与唐代的田制以及社会的富裕有关。享有庄园已经不再是大士族的特权,尚未入仕的文人以及地位低微的下层官吏也有自己的山亭或郊园。

而一般的地方官吏还经常在自己的住所或邻近的州县购置“寄庄”(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以备赋闲之需。庄园别业本来是隐居的所在,但是盛唐诗人并没有将仕、隐对立起来。

为了体现野无遗贤的盛世气象,朝廷常常举贤招隐,这就导致许多士人将隐居看成是一条求仕的“终南捷径”。而许多已经在位的官僚也要以“朝隐”(或称“吏隐”)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淡泊名利。

皇帝还鼓励百官在假日寻找风景胜地游览。这些别业往往兼有山水田园之胜,所以盛唐的山水田园诗往往是合为一体的,欣赏山水的兴致充溢在调和吏隐的日常生活之中。

盛唐富足的经济环境为文人们提供了优游山水的现实条件,同时也使文人们在山水中调整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心态,能够通达地处理山林和廊庙的关系。盛唐文人对于身逢盛世有明确的自觉意识,都渴望着乘时而起,成就“致君尧舜上”(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丰功伟业,然后“功成拂衣去”(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全身而退。

尽管极少有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这种理想化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即使处于穷困的境遇之中,也能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以从容乐观的心态来歌唱生活,赞美自然。山水诗本来在东晋玄学思潮的催化下产生,早就确立了在山水中与大自然冥合为一的精神旨趣,以及“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

“澄怀观道”就是让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非常清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山水中蕴含的自然之道。“静照忘求”则是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忘记一切尘世的欲求。

这种审美观照方式促使诗人们在山水中返观最合乎自然本真的天性,淘洗自己在世俗中沾染的尘滓。而盛唐的山水诗人们在继承晋宋山水诗“任自然”的旨趣之时,比前人更自觉地思考自己出处进退的操守,普遍确立了坚守“直道”、追求淳真的人格理想。

他们赞美“冰心玉壶”的道德境界,力求以最澄彻空明的心境去观照山水之美,这就大大提高了山水诗的品格。总而言之,盛唐诗人在山水中探寻万物变化的规律,借山水消解胸中的块垒,从山水中得到哲理的启示。

雄伟壮丽的河山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积极进取的意气;清新幽美的林泉可以陶冶他们的性灵,培养纯朴超俗的情操,二者的结合正体现了“盛唐气象”的核心内涵。因此盛唐山水诗丰富的内涵能够唤起古往今来的人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净化人们在世事扰攘和喧嚣中蒙尘的心灵。

作为中国诗歌宝库中的明珠,永远值得后人珍视。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