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诗经与楚辞的区别的原因

《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构思上受《诗经》影响,而不同于其规范,独立展示其个性的表现。

详:《诗经》有《邶风·北门》一篇,其首章云”出自北门,状心殷殷。终窭旦贫,莫如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保哉!”这其实不能仅是《离骚》中所抒写的那个忧国忧民,仰天独叹的主人公形象吗?不难看出,《北门》与《离骚》在主题上有着高度一致,在诗中主人公处境,情怀等方面亦有着高度一致。因此楚辞在言词,格调等方面对《诗经》的承袭并非偶然。但是楚辞却没有仅此于此,在与《诗经》中人物处境相同之下,《离骚》最终毅然誓之以绝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了自己的个性和独立和高洁。这是楚辞与《诗经》的不同之一;楚辞人也如同《诗经》人”不忍去之”但”不忍去之”的对象却不尽一样,《诗经》人不愿弃务而去楚辞人却不愿弃国而去,这是《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构思上受《诗经》影响,而不同于其规范,独立展示其个性的表现。楚辞对《诗经》言辞、艺术意象及诗人情怀的这种借鉴有时候竟相当集中地表现出来,忽略了《诗》对楚辞的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集中的表现就存在于楚辞与《诗·小雅正月》的相似中。不但楚辞中的”惸独”、一词即出《正月》;艺术意象与构思亦多如出一辙。《离骚》”昔三后之纯粹”至”唯捷径以窘步”几句,以先王成败教训告诉楚王,就是从《正月》”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警句变化而出。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叠字叠句。凡305篇。

(诗经有「六义」:「风、雅、颂」是为内容;「赋、比、兴」是为作法。)

楚辞句法较长,多「六、七言」参差,多以「兮、些、只」等虚字延长语气,便於咏叹,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先河。

《诗经》用的是赋、比、兴的手法,比较委婉含蓄,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而楚辞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达,手法上更直接。区别存在的原因是:诗经的诗歌多是黄河流域周文明的诗人所作,遵循礼教。楚辞为“蛮荒”的长江流域楚国人所作,没有太多的束缚。你看《诗经,召南》也是南方诗歌,所以就远比“国风”系列奔放。再看《楚辞,招魂》,就知道什么叫:强烈抒发,不顾礼教了。

2.诗经与楚辞的不同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编集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

《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

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②孔子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 8 岁 。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

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

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

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

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

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 》、《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

3.诗经和楚辞的异同

诗经和楚辞的相同点:都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同点: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

诗经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平淡、自然与“写实”,因此《诗经》可看作是“平民文学”。

《楚辞》是文人之作,这就理所当然牵扯到文采。楚辞,无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宋玉的《九辩》,都是意境开阔、尽显文采,且想象丰富、纵横驰骋,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欲言此而先言它,善用比喻。

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得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开拓。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

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飘风云霓、高冠奇服、玉鸾琼佩……,它们或配忠贞,或比谗佞,或媲君主,或譬贤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这些都已不再是作为喻体或借以起兴之物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主体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而成为蕴含艺术趣味的意象了。

这突破了《诗经》以借物抒情为主要特征的比兴手法的局限。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尝试。在中国传统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扩展资料:

诗经楚辞的价值影响:

一、社会功用

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通过赋诗来进行外交上的来往,在春秋时期十分广泛,这使《诗经》在当时成了十分重要的工具。

二、历史与民俗价值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诗经

4.简述《诗经》和《楚辞》的差异

《诗经》分为风雅颂,含盖了周朝及中原各列国的作品,大部分源于黄河流域,属于北方文学;《楚辞》流行于楚地,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带的南方长江流域,属于南派。

《诗经》是官方采集各地民歌汇集成册,带有一定的政治说教色彩;;《楚辞》主要是屈原抒发个人情感,创作加工而成的。

《诗经》的风格以写实为主,多用“比兴”是他的特点;《楚辞》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抒情与丰富的想象是他的特征。

《诗经》成出较《楚辞》早300年。

5.诗经和楚辞为什么会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

《诗经》以后300年,中国文坛几乎被散文的光辉所笼罩,诗歌一直处于沉寂的时期.打破沉寂局面的是诗人屈原及后生.他们共同创作了一种带有楚国地方特色的新体诗,后称楚辞.

《楚辞》与《诗经》迥然不同.个人认为有以下不同:

1.它是属于个人创作而非集体歌唱;

2是浪漫主义而非现实主义;

3,注重主观抒情而非自然写实;

4表现南方景观而非北国风光;

5是整体的象征而非单一的比兴;

6句式为灵动的杂言而非呆板的四言;

7篇章是结构宏大的巨制而非回环复沓的短章;

8风格宏博丽雅而非自然质朴;

9具有鲜明 地方特色

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一. 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覆.

二.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三.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6.诗经与楚辞异同

不同:

《诗经》—春秋时期,孔子编。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楚辞》—西汉时期,刘向编。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战国时期楚国文学总集。收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相同:

开我国诗歌两大风格的先河,诗经中的国风以及楚辞,均为民歌。

二部作品,均产生于先秦时期,影响了汉朝及以后的辞赋和乐府民歌的创作。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