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雪的诗句 要带翻译
1、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译文: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2、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元·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译文:大雪粉白光华,就像漫天飞舞的梨花,依稀可辨那拥有四五户人家的村庄。 3、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明·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译文:城里还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相聚十几里天气却如此不一样。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译文: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 译文: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译文: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2.关于雪的诗句,要带解释
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文:
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3.描写冬天的古诗,加翻译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2、《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4、《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5、《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4.写雪的诗句大全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对雪(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北风行(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惊雪(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
5.描写雪的诗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罗隐《雪》的诗句翻译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7.描写雪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一)描写雪的诗句: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终南望残雪》——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对雪》——唐代: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5、《喜张沨及第》——唐代:赵嘏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二)上述诗句对应的白话文翻译: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3、《终南望残雪》——唐代:祖咏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4、《对雪》——唐代:高骈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5、《喜张沨及第》——唐代:赵嘏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