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苏州有关的诗句

1、《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白话译文:

姑苏台上的乌鸦刚刚归窝之时,吴王宫里西施醉舞的宴饮就开始了。

饮宴上的吴歌楚舞一曲未毕,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山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将明,仍觉余兴未尽,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乐兴未艾哉!

2、唐·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

原文选段: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释义: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归去,蟋蟀鸣声切切不堪入耳。明日你将乘船回毗陵,到那时,回首姑苏,所见将唯有一片白云。

3、宋·苏舜钦《过苏州》

原文选段: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释义:

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着深情。世间万物有盛有衰,凭仗上天旨意施行,叹息我尝尽羁旅愁苦,却被凡夫俗子们看轻。这无穷美景可惜无缘留住,客船黄昏时竟还匆匆远行。

4、唐·杜荀鹤 《送人游吴》

原文选段: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释义: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5、宋·姜夔 《姑苏怀古》

原文选段: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释义: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6、唐·张继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原文选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释义: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扩展资料:

《乌栖曲》诗的开头两句,以洗炼而富于含蕴的笔法勾勒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使人们隐约感受到笼罩着吴宫的幽暗气氛 ,联想到吴国日暮黄昏的没落趋势。

而这种环境气氛,又正与“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纵情享乐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暗含乐极悲生之意。这层象外之意,贯串全篇,含蓄隐微。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栖曲》

2.有关苏州的诗词有哪些

有关苏州的诗词 1.《正月三日闲行》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2.《枫桥夜泊》 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年代: 唐 作者: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4.《杨柳枝词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孙光宪 阊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城雪不寒。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栏干。

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润翻成长养功。恰似有人长点检,著行排立向春风。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毵毵金带谁堪比,还共黄莺不较多。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5.《姑苏台怀古》 年代: 宋 作者: 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3.关于苏州 几百字的诗句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回舫 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答客问杭州 白居易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杨巨源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杭州祝涛头二首 徐凝 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 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

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 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杭州观潮 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经杭州 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题杭州孤山寺 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观杭州柘枝 张祜 舞停歌罢鼓连催,软骨仙蛾暂起来。 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

旁收拍拍金铃摆,却踏声声锦袎摧。 看著遍头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

题杭州天竺寺 张祜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题杭州灵隐寺 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中秋夜杭州玩月 张祜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杭州开元寺牡丹 张祜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杭州江亭留题登眺 项斯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登杭州城 郑谷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登杭州秦望山 马湘 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

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游杭州圣果寺 王安石 登高见山水,身在水中央。 下视楼台处,空多树木苍。

浮云连海气,落日动湖光。 偶坐吹横笛,残声入富阳。

杭州故人信至齐安 苏轼 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 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饷。

轻圆白晒荔,脆酽红螺酱。 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

故人情义重,说我必西向。 一年两仆夫,千里问无恙。

相期结书社,未怕供诗帐。 还将梦魂去,一夜到江涨。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鲁迅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 忆西湖 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西湖留别 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重别西湖 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 朱庆馀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 空余孤屿来诗景,无复横槎碍柳条。

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离岐下题西湖 吴融 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 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

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 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

春日西湖作 齐己 一水绕孤岛,闲门掩春草。 曾无长者辙,枉此问衰老。

移居西湖作二首 齐己 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 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

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 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

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 桃李别教。

4.有关苏州,拙政园的古诗词

1、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出自:宋·苏舜钦《沧浪亭》

译文:一个直接抱着幽山,居然在城市间。

2、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出自: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译文:人说我住在城市里,我怀疑自己在万山中。

3、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出自: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译文:绝对可怜人境内没有车马,相信有山林在市城。

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出自: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译文:谁说现在不超过这个距离,端知道道城市有山林。

5、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出自: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译文:谁说现在不是过去,端知道城市有山林。

5.与江苏有关的诗句

苏州沧浪亭山顶有一座方形石亭耸立,飞檐翘角,亭额“沧浪亭”。

石柱上镌刻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副对联,不是建亭时就有的,而是清嘉庆年间江苏巡抚梁章钜集欧阳修和苏舜钦唱酬诗句。

上联是欧阳修《沧浪亭》诗,下联出自苏舜钦《过苏州》诗。梁先生屡次书写,都感到不如意,故虽集句成联,却没有写于亭上。

直到清末,才由著名学者、书法家俞樾为之书写,镌于柱上。有游客慨叹,梁先生身为巡抚,是省级封疆大吏,大笔一挥,说不定会名留千古,然而他却如此“谦卑”,在“官本位”的封建社会,实在难得。

6.请问有哪些与苏州、姑苏、东吴等相关的诗词

与姑苏有关的有一首 张继 夜泊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

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

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

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

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

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

“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 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

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

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与东吴有关的~有杜甫的一首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领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