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描写”孩子”的语句和段落有哪些

1.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译: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2.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

3.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译: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4.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译:高高山上榛树生,低湿之地长苦苓。朝思暮想竟为谁?西方美人心中萦。美人已去无踪影,远在西方难传情。

5.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6.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国风·邶风·简兮》

7.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8.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译: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9.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

10.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诗经·国风·豳风·伐柯》

12.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14.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15.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2.诗经里描写“励志男孩”的句子有哪些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

4、式微,式微,胡不归?——《邶风·式微》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秦风》

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秦风》

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风·无衣》

9、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10、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卫风·氓》

1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1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1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

14、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魏风》

1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秦风》

3.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

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自古就是诗人们的吟咏对象.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而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颇具特色.唐·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寥寥数语,便使一个弄巧成拙、天真烂漫的幼女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明·毛铉的《幼女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写幼女学小姑成婚时拜堂,既知“着新衣”,又知“羞见人”,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就使一个情窦初开而稚气未脱的幼女形象栩栩如生.这两首诗都是以儿童的稚态见其童心.唐·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唐·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农村男孩学钓鱼,突出“专心”二字,他怕“鱼惊”,专注于钓,其“侧坐”、以草隐身的形态显得天真、机灵,而“路人借问”、他“遥招手”而不应答的细节则使此儿童应急的情态更为逼真如画,个性也更为鲜明.这首诗可谓以儿童的智态见其专心.此外,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责子诗》、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嘲稚子》、《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清代诗人著名袁枚的《所见》等,也都是别具一格的吟咏儿童的佳作.

古诗吟咏儿童,妙趣横生,笔法多样,值得当代诗人们“古为今用”,以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吟咏儿童的诗歌佳作.

4.诗经里有关于孩子的吗

推荐给小学生的《诗经》篇目1.《周南·桃夭》:桃花之美。

2.《召南·甘棠》:深深思念。3.《邶风·凯风》:唱给母亲。

4.《卫风·河广》:张扬真情。5.《卫风·木瓜》:交往之道。

6.《王风·采葛》:表达深情。7.《郑风·风雨》:启发情志。

8.《郑风·子衿》:珍视友情。9.《魏风·硕鼠》:爱憎分明。

10.《秦风·蒹葭》:优美情景。11.《秦风·无衣》:英雄情怀。

12.《豳风·伐柯》:含有哲理。13.《小雅·采薇》:眷念和平。

14.《小雅·鹤鸣》:开拓心胸。15.《小雅·白驹》:好客之道。

5.描写少年的诗句

1、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解释:宗的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华皎如玉树当风前。

出自:杜甫·唐《饮中八仙歌》

2、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解释:哥们在金市东街附近游玩,银鞍白马享受春风。

出自:李白·唐《少年行》

3、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解释:少年打猎打到平原兔,骑着马捎意气分发的回家。

出自:王昌龄·唐《观猎》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释: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

出自:辛弃疾·南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解释:骑着大马,斜靠小桥,满楼的女子都被他的英姿所倾倒。

出自:韦庄·五代《菩萨蛮》

6.形容孩子的诗句

1、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3、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李涉《牧童词》4、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宣宗李忱《吊白居易》5、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

——《牧牛图》6、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

——轩治翁7、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9、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3353831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10、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

7.形容孩子的美好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吕岩《牧童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袁枚《所见》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8.描写儿童的古诗词和诗意

作品原文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译文 【注释】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

映:遮映 译文 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

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

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

“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

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

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

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呀。

9.形容男孩的诗句

1.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

2.诗经.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3..李煜

云一纟呙,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4.天涯海角赋

磐石易摧心难摧,

脚下狂涛,

腹内狂涛,

壮志凌云入九霄。

踏遍神州皆春色,

一代天骄,

历代天骄,

笑看人间尽风骚。

作者:白玉

5.《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

6.《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