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行露全文注音版

注意版本: 《xíng lù》 《行露》 yàn yì xíng lù , qǐ bù sù yè ?wèi xíng duō lù 。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shuí wèi què wú jiǎo ?hé yǐ chuān wǒ wū ?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shuí wèi nǚ wú jiā ?hé yǐ sù wǒ yù ?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suī sù wǒ yù , shì jiā bù zú !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shuí wèi shǔ wú yá ?hé yǐ chuān wǒ yōng ?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shuí wèi nǚ wú jiā ?hé yǐ sù wǒ sòng ?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suī sù wǒ sòng , yì bù nǚ cóng !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扩展资料译文: 道上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浓难行路。

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把我娶! 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打通我墙壁?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吃官司?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坚决不嫁你! 背景: 余冠英《诗经选》认为是一个已有夫家的女子的家长对企图以打官司逼娶其女的强横男子的答复。现代学者昝亮认为余冠英的观点比较接近此诗原意,但诗中的主人公应是那位女子。

赏析: 全诗笼罩在一种阴郁压抑的氛围中,暗示了这位女性所处的环境极其的险恶,抗争的过程也将相当曲折漫长。全诗风骨遒劲,格调高昂,从中读者不难体会到女性为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爱情尊严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

2.《行路难阅读鉴赏及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译文对照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3.怎么阅读《诗经》

阅读《诗经》,我们能获得美的享受。

诗歌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手法与节奏上。古人说《诗经》有“六义”,即风、雅、颂与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的性质、体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创作手法上的分类。朱熹《诗传纲领》云:“赋者,直陈其事;比者,以彼状此;兴者,托物兴词。

”“赋”是直抒情意,直述人事;“比”是借物为比,喻其情事;“兴”是托物兴起,抒写情意。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章,以河洲上雎鸠之关关而鸣以求其偶为比,以兴起后二句所赋的淑女、君子之为佳偶,这一类诗是“兴”的作法。《诗经》中的诗以四言诗为主,但也有例外。

《郑风•缁衣》云:“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敝”和“还”是一言的。《小雅•祈父》云:“祈父,予王之爪牙。”

“祈父”是二言的。《召南。

江有汜》云:“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前四句都是三言的。 《召南•行露》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都是五言的。

《小雅•十月之交》的“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八言的。但以全部《诗经》而论,终以四言诗占绝大多数。

《诗经》中也有“兮”字调,如《周南•麟之趾》的“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则每章末句用“兮”字;《召南•摞有梅》的“摞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则间一句用“兮”字。

以全部《诗经》而论,虽然“兮”字调只占极少数,但还是可以看出由《诗经》增变到《离骚》体的“兮”字调的痕迹来。

4.孔雀东南飞与氓女主人公形象的共同特点会追分孔雀东南飞与氓女主人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氓》、《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形象对比《卫风 氓》通过女主人公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悲惨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古代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人格平等、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揭露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塑造了一个勤劳、温顺,但性格又十分坚强的妇女刘兰芝的形象。

这两个相隔六、七百年的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劳动妇女,有着相同的社会地位、相同的性格、相似的生活经历,相同的悲剧命运。 1.善良的性格、勤劳的品质《氓》中的女主人公在恋爱时热情、活泼、淳朴、天真:对远道而来的氓热情相待;对要回家的氓情意绵绵,“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对本不应该生气(“子无良媒”)而生气的氓委婉相劝,并答应婚期,“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对回家的氓的思念更显天真可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非常形象、生动的刻画出女主人公活泼、纯真的少女情态。

结婚后的的女主人公更是任劳任怨,虽然“三岁食贫”,但还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现出她的勤劳和善良。《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同样是美丽、能干、聪明、温顺。

从到夫家始便“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日夜操劳,并且能“三日断五匹”,但婆婆故意刁难,“故嫌迟”,为了自己的尊严,刘兰芝便自遣回家,表现了她不愿焦仲卿左右为难的善良本性和柔弱身体下的坚强性格。离别是不卑不亢,礼貌周到,“上堂拜阿母”,非常镇静地说自己“生小出野里”、“兼愧贵家子”;但与小姑分手时却“泪落连珠子”、“涕落百余行”,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和追求自己的人格尊严。

面对母亲的责问,“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面对兄长的指责,兰芝只能答应,“处分适兄意”。在那个时代的女子中,这些做法已是难能可贵了。

兰芝用自遣保护自己做人的尊严;用允婚修补家庭的脸面;用徇情回报焦仲卿的恩爱。2.坚强的个性,忠贞的爱情《氓》中的女主人公在“子无良媒”的情况下对喜爱自己的氓百般恩爱,送氓“至于顿丘”,并安慰氓不要生气,并认定婚期,表现出她对爱情的追求;见不见复关的感情变化、婚后的勤劳都体现出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忠贞。

但婚后的氓变化太大,“二三其德”并且“言即遂矣,至于暴矣”,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中男女的不平等,痛定思痛,毅然决然的与氓决裂,“”,表现了女主人公清醒、刚烈、敢爱敢恨的性格特征。《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也是性格坚强、忠于爱情,并且表现更突出、悲剧性更强。

在与焦仲卿“共事二三年”中,虽然“心中常苦悲”,但还是“昼夜勤作息”,这种勤劳表现出刘兰芝正是对爱情执著的表现;当她感到“大人故嫌迟”的真正原因时,便自请“及时相遣归”;当丈夫为她的自遣归家一筹莫展、泣不成声时,它劝慰丈夫“勿复重纷纭”,同时安慰丈夫把自己的嫁妆“留待作遗施”、“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离开焦家时,她黎明即起,严妆辞别,表现出对仲卿的留恋;而辞别焦母又表现出她性格坚强的一面;分手在即,她立下誓言“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表现出对爱情的专一;分手时,又“举手长劳劳”表现出对焦仲卿的依依惜别;回家时,面对兄长的责难,只有“举身赴清池”,用年轻的生命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贰。 3.相同的社会地位,同样的悲惨命运《氓》中女主人公是社会低层的劳动者,婚前、婚后的境况有着明显的区别。

特别是与氓结婚后,辛勤的劳动,打不动变心的丈夫;美好的回忆,牵不回变心的灵魂。这些充分表明那个社会,在爱情生活中,男女的极端不平等性:男子可以随便遗弃女子而不受道德的谴责。

同时,女主人公又遭到不明真相、不了解自己艰辛生活的兄弟的嘲笑,这样的处境,只能让人伤心。处在男人变心的处境中,女主人公只有也只能自遣回家,与氓决裂。

同样,刘兰芝在婆婆家也是这样辛勤的劳作,但得不到焦母的认可,把她遣归的原因仅仅是焦母认为刘兰芝“举动自专由”,婆婆的家长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兰芝的悲剧就产生了;就连焦仲卿的哀求“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也不能打动焦母的冷酷的心,可见刘兰芝在焦家的地位如何了。 事实上,那个社会妇女的地位就处于附庸的位置,没有平等的地位,没有起码的人格尊严。

《礼记》中载:“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同时《礼记》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这就从根本上固定了家长威严的不可动摇性。 所以到家的刘兰芝受到兄长的斥责便不足为奇了。

面对趋炎附势的兄长的“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责难时,刘兰芝只能回答“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专由!”尽管与焦仲卿分手时信誓旦旦,“蒲苇纫如丝”,但也不敢不答应“怅然心中烦”的兄长。因为她知道,“我有亲父兄”,“恐不任我意”。

刘兰芝生活的年代里,严格意义上的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多多少少都有家长的意愿和条件。面对如此强大的对立面,坚强倔强的刘兰芝不可。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诗经》

D2。A3。

C1。试题分析:D以偏概全,原文中说耦耕还包括“两人共用一耜而耕”,以及“多人并排或斜排各用其耜而耕的形式”。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表述为“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

因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2。

试题分析:A“表明耜耕是继火耕而起的利用耒耜翻地的耕作方式”曲解文意,应是表明了耜耕这种耕作方式所用的农具是“耜”。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试题分析:C弄错时间范围,应是西周时期。超前判断在试卷中往往表现出为两种情况,一是弄错时态:如将“将来如此”说成了“已经如此”,二是模糊现实,往往是在“必然如此”还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