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星关区十佳青少年赞美的诗歌有哪些

首届“十佳青少年”颁奖典礼 10名青少年获表彰

七星关区举行

首届“十佳青少年”颁奖典礼

10名青少年获表彰

9月14日,毕节市七星关区首届“十佳青少年”评选颁奖典礼在毕节学院秋逸音乐厅举行,对10位“十佳青少年”进行颁奖表彰。

为了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青少年典型,发挥杰出青少年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广大青少年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奋发成才,引领青少年为实现七星关区后发敢超、跨越发展贡献力量。七星关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电视台决定在该区开展十佳青少年评选活动。活动从今年2月份开始启动,每个学校进行申报,七星关广播电视台开设专栏对16名侯选人事迹进行展播,评委组根据观众的反响选出10位侯选人。

评审团的各位评委通过认真观看候选人的先进事迹,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思考,对每个候选人进行了打分。最终,评选出七星关区首届“十佳青少年”,他们分别是:四年如一日尽心做环保,校园环保卫士宋腾腾;家中顶梁柱,用稚嫩双手撑起一片天15岁男孩刘焘;纯洁、朴实、孝顺、用乐观照亮生活的13岁女孩李晓蝶;一心做慈善,意将慈善进行到底的毕节二中学生李珂漾;6岁与钢琴结缘、多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用黑白琴键演奏灿烂青春的陆军硕;身患白血病毅然照顾生病奶奶和年幼弟弟妺妺的10岁坚强男子汉申彪;4岁开始照料“问题”爸爸及患病奶奶的李盛敏;多次获得省市拳击金牌,用拳头舞出精彩的女拳手吕金;能说一口流利英语,获多次英语大奖的小小“英语通”张涵琪;悉心照顾重度烧伤父亲,做父亲手和脚的申卫东。

此次活动旨在评选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让他们的精神激励和引导该区广大青少年传承、发扬优良的传统,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七星关区青场镇青坝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申彪今年10岁,由于家里没有煤,放学后他就带着弟弟妹妹上山捡柴。申彪7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几个月后,母亲因无法承受家庭的重担,抛下了申彪及年幼的妹妹和弟弟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申彪从此就成了家里最大的“男子汉”,除了学会做日常家务,还学会了种庄稼。2012年9月的一天,申彪放学后趴在地上生柴火做饭时,鼻孔突然鲜血直流,随后,每个星期都会流两次。后到毕节市人民医院和省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申彪最后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半年前,申彪的奶奶又因腿病卧床不起。从此,照顾奶奶、照管弟弟妹妹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申彪稚嫩的肩膀上。

“不到10岁,却如大山般坚强!而这种坚强,让人心痛并潸然泪下。你柔弱的双肩像一堵厚实的墙,为病痛的奶奶和瘦小的弟妹遮挡风雨,你用九根手指和全身的力气把超乎想像的生活重压死死托起,命运赠与的冷酷与不幸在你的面前喑哑失色,释放出来的品格却已经悄悄绽放。”评审委员会为申彪写的颁奖词里这样写道。

申彪的事迹在七星关区广播电视台播出后,好心人纷纷伸出援手,该区鸭驰镇十八村支书带领村两委及朋友共为申彪捐款3200元;七星关区信访局副局长带领单位员工为申彪捐款2200元;毕节德顺源公司总经理捐助2000元并积极为其治病奔走。

2.毕节,七星关的来由

毕节市七星关区

由来:七星关位于毕节市杨家湾镇,距城西九十里,与赫章县江南乡隔河相望。在七星关东北面,巍峨七峰,绵延挺拔,蜿蜒七星北斗,七星关因此得名。

七星关历史厚重。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武侯孔明南征,在此点七星灯,乞求上苍佑其追擒孟获,平定南方。七擒孟获成为一段历史佳话。七星关城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周四百五十丈,女墙八百余跺,最兴盛时曾有十里两座城,五里两个屯(七星关城和周驿站城)。城内有文昌阁、武侯祠、杨泗洞、关帝庙、锁水田等古建名胜。

红二六军团向云南进军时,受阻七星关,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不幸牺牲。解放后,政府在此修建了夏曦烈士纪念碑,并作为革命历史教育基地。七星关与娄山关、胜景关并称贵州三大名关。

3.毕节为什么叫七星关

看看下面的资料就明白了:

“七星关”是有历史的

七星关是贵州名关之一,遗址位于市区45公里的六冲河畔处。河谷两岸,峭壁如削,巍巍七峰,绵延挺拔,宛如北斗,故得名七星关。相传蜀汉诸葛武侯南征过此祭七星而名扬四方。

七星关位于毕节市杨家湾镇,离市区45公里左右,与娄山关和胜景关是贵州三大名关。七星关关名由来说法各异。一种说法是七星关面对的七座山峰形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关;另一种说法则是当年诸葛亮南征时经过这里,面对滔滔江水和险要雄关,在这里点七星灯拜祭。传说的真假已经无从考证,但传说中的七星石就矗立在河岸得山崖上。自古以来七星关就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古时,人文墨客游历明川大山的时候都会留下种种遗迹,在七星关岸边的岩石上就留有众多的石刻,这就是著名的七星关摩崖。七星关桥旧桥结实的桥墩依然存在,完好的矗立在河边的护桥碉堡依旧忠诚的守候着岁月深处里的记忆。

1936年2月时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夏曦,在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于七星关牺牲。

所以,就把以前的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关区。

4.贵州毕节七星关区

原毕节地区改为毕节市,原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关区。

现七星关区辖6个街道、27个镇、2个乡、6个民族乡:市西街道、市东街道、观音桥街道、流仓桥街道、三板桥街道、大新桥街道、小坝镇、对坡镇、小吉场镇、杨家湾镇、大银镇、田坝桥镇、龙场营镇、撒拉溪镇、林口镇、水箐镇、青场镇、清水铺镇、田坝镇、朱昌镇、亮岩镇、梨树镇、燕子口镇、鸭池镇、层台镇、何官屯镇、长春堡镇、海子街镇、生机镇、普宜镇、放珠镇、岔河镇、大河乡、野角乡、田坎彝族乡、团结彝族苗族乡、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阿市苗族彝族乡、大屯彝族乡。区人民政府驻市东街道东升路1号。

5.毕节七星关桥修了几次

毕节七星关桥位于毕节市,因在毕节与赫章交界处的七星关 下,故名。

明永乐年间以铁索缆舟架浮桥,弘治年间改建木桥, 后毁于明弘治年间。后几经毁建,到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 年)知县董朱英主持重修。

乾隆《毕节县志》载:“桥用大木三 层叠盖,极其完固,即二三马并行,不克震动,上建瓦房十四 间。”叠梁的运用,是木梁桥在贵州的又一发展。

清同治年间建石墩木梁桥,1936年毁,1939年修筑川滇公 路时建公路桥,1966年改建为二孔石拱桥。长68米,跨径分别 为8米及40米,桥面宽7米,为赤杉公路重要桥梁。

桥上游东 岸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烈士纪念碑。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