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用典的诗句

1.李白《行路难》(其一)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 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 从政仍有所期待.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 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 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 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 分丰富.

——————————-

3.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 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 以孙权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2.初中诗句中含有典故的诗句和用典意义(急求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6393733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4:凭谁问,廉颇⑥老矣, 尚能饭否

5: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亲射虎,看孙郎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在夜晚看到草丛中似乎有虎,引弓而射,早晨起来,结果非虎而石,箭已没簇。“射猛虎”典即出此。常用此比喻有勇力

10: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3.初中用典诗句及解释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4.用典的诗句有哪些

1.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4.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用典的诗句

【唐多令·柳絮】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这里有两个典故。

【粉堕百花洲】说的是晋代石崇,他有一位十分漂亮的爱姬,名叫绿珠,石崇在金谷园中、百花洲畔、建了一座高楼作藏娇之所、将绿珠养在内。可是、由于绿珠太漂亮、被赵王司马伦看中,对石崇横加罪名,恃权强夺,并要抄斩石崇全家。绿珠见此情景、对石崇说:“祸是因我而起,我就以此身报君吧。”说完便跳楼自杀了。

【香残燕子楼】说的是唐代歌妓关盼盼。燕子楼是彭城名楼,其间藏着一段千古伤心的故事。那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张建封管辖徐州,极宠声、色、艺俱佳的歌伎关盼盼,特地在彭城老家建了一座燕子楼给她居住。这座小楼白墙黑瓦,翘着典型的南方飞檐,楼前临水,远望如雨燕飞翔,故而名为燕子楼。

可惜好景不长,张建封身故,家人扶着灵柩归葬北邙山,盼盼从此便把自己封闭在燕子楼里,过着足不出户的日子,一转眼就是十年。这十年间,慕盼盼之才名、艳名而来的人着实不少,但盼盼始终惦着张建封的情义,再不肯与人一见,偶有作答,也只是以诗明志而已,十年间积下三百多首寂寞的诗作。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虽然万念倶灰,心如止水,但却有人偏偏以她作题材。一个名叫张仲素的诗人写了《燕子楼》三首,

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其二: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其三: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筝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他自觉写得不错、后来还特地送去给大诗人白居易看。白居易看了,也引起兴趣,随即按韵和了三首。白的三首是这样写的:

其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细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着即潜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其三;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这六首诗都是以关盼盼为素材、其内容却是诗人凭空惴猜、虚构而成。其实、诗人尽可凭自己的构思去写你的诗,关盼盼尽可按自己的习惯去过你自己的生活,这是各不相关的事。可是、由于白诗第三首的后二句内含的封建道德观点刺伤了关盼盼的心。

对于这两句、如果理解为:据说(尚书墓前的)白杨树已经长得很高大,可以作柱子使用了,而关盼盼还依然健在。那就可能什么不愉快的事都不会发生。可是、这仅是第一种理解,另还可以有;

二:张尚书死了那么久、关盼盼还没有死呢。

三:(既然关盼盼独守空楼那么有情义、)张尚书都死了(那么久)关盼盼为甚么还不去死?

当把这三首诗看完之后,盼盼却发现后边还附着一首七绝: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盼盼看得容颜大变!这首诗是说:当年张建封不惜重金买得绝色女子,尽心尽力地教她们歌舞技艺,但身死之后,那些受张公大恩的歌舞伎却没有一人追随张公而去。人情世态,可为一叹。

这首诗,盼盼边看边哭,边哭边看,最后说道:“我并不是不肯追随张公,只是生怕在我以死殉情之后,世人会因此而批评张公重色。张公若有从死之妾,恐怕清誉受损。”继而步韵一首,作答白居易:

自守空房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泛称皇帝的近臣、这里是称白居易)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诗中说十年来自己独守空房,愁眉紧锁,当年白居易写诗形容自己如容风中牡丹,而今春去也,牡丹早已凋零,只是心中深意无人会得,不免叹息。又写一联:“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笑白居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此悲哀不食,十多天后便当真追随张建封而去了。

绿珠殉于情。关盼盼也是殉于情。林黛玉很理解,在她们生活着的那个时代和那个环境,她们都只能像柳絮般地一任“东君”摆布,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如黛玉自己,虽然和贾宝玉倾心相爱,但她已感知终究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她见到柳絮就想到自己的未来。她也由此联想到两位殉于情的古人。她知道,她和她们得到的必然都是悲剧结局的命运。

刘禹锡有两句诗:“自古红颜多薄命,从来尤物不长生。”

6.用典的诗句有哪些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用典的诗句1~6年级例

1、我家洗砚池头树 用的是什么典故?它属于哪一种用典方法

2、你还知道那些用典诗句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个典故和哪个故事有关

1这里化用了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个典故.引用古籍中的故事属于正面用典.

2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3讲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8.使至塞上 诗中用典的诗句是哪句,这用典的好处

参考了百度百科: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用典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骇骇粪较荼记讽席釜芦,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因此,用典在此除了上述“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表达了对都护保家卫国的赞叹)。”

的作用外,一般来说 ,用典的作用在于增加作品的历史色彩和文化意义,体现中国古典诗词含蓄的特点。比如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连用两个典故,如果不了解这两个典故,就很难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义了。 此外,用典还体现作者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即文化素养。

在一些具体的例子中,用典也是增强说服力的方法。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