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主要涉及的成语有哪些
1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
2.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
1. 寒窗苦读
hán chuāng kǔ dú
在寒冷的窗下 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
2. 倒背如流
dào bèi rú liú
成语解释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成语出处 :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3. 韦编三绝
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4. 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成语解释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 :《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5. 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 :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3.形容“高考”的诗句有哪些
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 满江红·写怀
1. 作者:宋代:岳飞
2. 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长歌行
1. 作者:两汉:佚名
2.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劝学
1. 作者:唐代:颜真卿
2.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 作者:唐代:杜甫
2. 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4.描写“高考”的诗句有哪些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3)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达尔文
4)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5)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
6)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8)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9)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1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1)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2) 笔记要便于看,要经常看,这是又一本教材。
13) 苦尽甘来,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师生同喜,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14) 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报频传,灯下学子沤心沥血想的是金板题名。
15) 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5.和考试有关的诗句
和考试有关的诗句
7.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
8.一片祥云天边来,一份捷报似花开。香花绽放笑盈盈,祥云环绕交相映。金榜题名合家乐,同窗好友唱赞歌。今朝扬帆书海游,执着进取再奋斗。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9.微笑的脸,背后是一颗慈善的心,一颗友爱的心。这样的脸给人以力量,也留给自己信心;这样的心让别人温暖,也温暖着自己;有着一张微笑的脸,便有一颗清澈的心,因为那脸始终透着关怀与馨香,将希望传达至别人的内心。
10.高考是风吹草动现牛羊,只要有才不慌张;高考是驾轻就熟来一趟,水到渠成河自淌。祝愿金榜题名不只是进象牙塔,社会熔炉也成钢。祝所有的考生都成功成才成就梦想。
11.生命之中,其实我们需要等待的东西很多很多,仿佛一生都在不停的等待里度过着。小时候,我们等待某一天长大,长大后我们又等待成人。成年后我们仿佛等待的就是老去的夕阳,夕阳西下后,我们仿佛等待着再次轮回与再生。
12.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世间的穷和富、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给了你金钱,往往就要夺走你的真诚和善良;它给了你成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青春和纯真;它给了你美貌,往往就要夺走你的智慧和毅力;它给了你成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健康和幸福。
13.决战高考巅峰时,信心百倍增能量。真才实学浑不怕,文思隽永倍潇洒。十年磨剑试锋芒,百花丛中显芬芳。纵横考场斩关将,马到成功幸福尝!祝高考顺利!
14.高考每年,天气炎热心情燥,调整心态睡眠足,生活习惯莫突出,放松心情压力小,各科成绩必定好,平常一颗心常在,金榜题名乐逍遥!
15.满池荷花送清香,喜讯传来心荡漾。忧愁烦恼一扫光,笑容满面歌声扬。金榜题名愿得偿,再入学府知识长。祝你学成归来成栋梁,为国贡献做榜样!
16.上海卷:以为自己离开得很坚强,不会再去将你忆起,可是每当自己看见天空的一抹西霞,才知道一切都未曾过去,你一如你的名字,一直那么璀璨多姿
17.缘相遇,情相知,心相惜。我永远的好朋友,你一定是最棒的,高考你会赢
18.校园里一片寂静,街道上鸦雀无声。莘莘学子身怀绝技,胸有成竹沉着迎战。每个人信心十足,考佳绩向父母报喜,高分数金榜题名。朋友:戒骄戒躁考佳绩,十年寒窗搏此时。
19.十年磨剑放光芒,笔尖生辉多力量,自信满满心莫慌,满腔热血上战场,才思隽永心中藏,知识重点全不忘,乘风破浪会有时,金榜题名定辉煌。全国高考日,愿考生们高考顺利,学业有成!
20.的第一人要德才都有的,但我才真是不都。而高考在下,也是我才能的表现,也能好一点我是才子,不好一点我是啦吸。(闭嘴!你就是啦吸!)。
21.辛勤奋战在学海,汗水扬起成功帆。无烟战场今日起,气定神闲退万军。心态良好细审题,才思敏捷答考卷。自信人生二百年,收获人生好前程。全国高考日,愿莘莘学子们胜利归来。
6.形容高考的成语
连中三元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暴腮龙门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蟾宫折桂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得意门生 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独占鳌头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高步云衢 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及第成名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金榜题名 指科举得中。
开科取士 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年谊世好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一举成名 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攀蟾折桂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郄诜丹桂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郄诜高第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杨穿三叶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原谓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月中折桂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朱衣使者 指科举考试官。
郤诜丹桂 〖解释〗比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郤诜高第 〖解释〗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