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卫风·竹竿理解赏析300字
诗经·卫风·竹竿理解赏析:全诗分四章。诗的内容都是远嫁女儿脑海中的形象活动。细究起来,前后各两章,各成一层意思。首章回忆当姑娘家时在淇水钓鱼的乐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和伙伴们一起到淇水钓鱼游玩,这是多么惬意的事,不可能忘记。可惜眼下身在异乡,再也不能回淇水去钓鱼了,“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次章回忆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形。离别的场面和离别的情怀,最使人难忘。远嫁的女儿回忆起这个场景,思念之情不可抑止。第一章、第二章共八句,重点在回忆,强调的是思乡怀亲之情。
第三、四两章是进一层意思:希企。眼下远嫁女儿已是人家的媳妇,故乡亲人都见不到。回忆激起的情怀,化作热情的企望:希望能有一天重归故乡。三四两章想像回乡的场景,正是远嫁归不得的少妇幻想的场景。想像得越真切越具体,现实中远离故乡不得归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所以,驾船游赏故乡的想像,根本不能解决思乡怀亲的愁思。
四章诗歌从回忆与推想两个角度,写一位远嫁的女子思乡怀亲的感情。这种感情虽然不是大悲大痛,但却缠绵往复,深沉地蕴藉于心怀之间,像悠悠的淇水,不断地流过读者的心头。
原文:卫风·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2.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出自《诗经•竹竿》,请
泉源:指百泉,在卫国西北,东南流入淇水。
淇(qf)水:在今河南北部。古为黄河支流,南流至今汲县东北淇门镇入黄河。
《竹竿》,《诗经•卫风》篇名。原诗为:“藿餐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达,佩玉之傩。
淇水漶漶,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这首诗共四章,每章四句,分别从回忆与推想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了一位卫囯女子远嫁他乡后思念家人、乘船出游的忧伤。竹子因为高大挺拔、枝干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倍受人们喜爱,古有“梅花、兰花、竹子、菊花”四君子之一,以及“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
《诗经》中的《竹竿》开其首后,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而以唐代居多。其中清朝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最为脍炙人口。
【答案】出嫁。
3.《诗经·周南》中《关雎》及《蒹葭》的朗读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TA0009的撒旦 20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