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心如止水的诗句
列女操 (孟郊·五言)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狥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注释】 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 鸳鸯:古今注:鸳鸯,水鸟,凫类也。
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一思而死,故谓之匹鸟。 波澜:谢灵运诗: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韵译】 雄梧雌桐枝叶覆盖相守终老,鸳鸯水鸟成双成对至死相随。 贞洁的妇女贵在为丈夫殉节,为此舍生才称得上至善至美。
对天发誓我心永远忠贞不渝,就象清净不起波澜的古井水! 【评析】??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
同时以古井水作比,称颂妇女的守节不嫁。此诗内容或以为有所寄托,借赞颂贞妇烈女,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
2.描写“心如止水”的诗句都有哪些
1、《点绛唇·寂寞深闺》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2、《瑶瑟怨》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3、《日射》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
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鹦鹉对红蔷薇。
4、《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5、《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3.形容死水的诗词
1、《幽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老向浮生意渐阑,飘然俟死水云间。
龟支床稳新寒夜,鹤附书归旧隐山。
无意诗方近平淡,绝交梦亦觉清闲。
一端更出渊明上,寂寂柴门本不关。
2、《沈安齐草庵号常数》
年代: 宋 作者: 释慧性
尚堕动勋不自由,还同死水卧泥牛。
何如阔进竿头步,撒手悬崖万仞头。
3、《偈颂一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慧远
今朝四月八,邪师坏正法。
累及释迦文,死水裹庵杀。
4、《偈颂七十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师观
如来结制日,诸缘俱顿息。
九十日长期,衲僧口挂壁。
咄,正是黑牛卧死水。
5、《面壁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智遇
嵌枯石老,黶唐衣荒。
死水开钓,陆地乘航。
当初好采见梁王。
4.求表达心如止水,要孑然一身的古诗
唐宋名词赏析菩萨蛮 唐李白平
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品评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蕴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渔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