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光中《给母亲的诗》的原文是什么

1、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2、天国地府 每年到母难日,总握着电话筒,很想拨一个电话。给久别的母亲,只为了再听一次,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但是她住的地方,不知是什么号码。何况她已经睡了,不能接我的电话,这里是长途台。

留给我手里一截,算是电线呢还是若断若连的脐带。 就算真的接通了,又能够说些什么,这世界从你走后。

变得已不能指认,唯一不变的只有,对你永久的感恩。 出处:出自余光中的《给母亲的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给母亲的诗》诗人余光中在64岁时为了纪念母亲写的。1958年其母孙秀君积劳成疾,同年7月4日故于台北,时年53岁。

余光中对母亲的感情相当深厚,幼年随母四处逃难。 兵荒马乱的逃难岁月中在小小的心灵烙上很深的印。

这一年6月,余光中长女姗姗出生。其实这孱弱病重的祖母最希望的是看到家中添个活泼可爱的孙女,遂取“姗姗来迟”之意。

而母亲却再也看不到。亲情是伟大的,可这期间更伟大的是母亲的爱。

《给母亲的诗》在平淡的语言中,渐渐激起心中的波澜,然后这波澜充盈你的肺腑,深深的感叹母爱的伟大。 。

2.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诗,词句

今生今世

余光中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这是一首赞颂母亲的诗,通篇文笔细腻地刻录着思念,未提及“母亲”二字却让人心领神会。回看余光中先生的逃难岁月,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会作《今生今世》这首诗了。

1937年,他的母亲孙秀君单独带着年仅9岁的余光中为躲避战乱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他们曾躲进庙里的神龛内两天不吃不喝来躲避日军的魔爪,这段记忆给余光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曾回忆“火光中,凹凸分明,阴影深深,庄严中透出狞怒的佛像。火光抖动,每次牵动眉间和鼻沟的黑影,于是他的下颚向母亲臂间陷得更深。”

3.关于母爱的小诗

给你一首余光中的诗

我很喜欢。。。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