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牧的什么诗写春天
江南春 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2.杜牧带有春字的诗句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朱坡绝句三首(之一) 杜牧
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
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兰溪 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茶山下作 杜牧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
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
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莫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隋堤柳 杜牧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柳绝句 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独柳 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3.描写春天的诗句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杜牧《赤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 杜牧《金谷园》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 杜牧《紫薇花》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
4.杜牧描写春雨的诗句
念昔游三首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羽林枪。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上雨寄崔碣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
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
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
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少年行
连环羁玉声光碎,绿锦蔽泥虬卷高。
春风细雨走马去,珠落璀璀白罽袍。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杏园
夜来微雨洗芳尘,公子骅骝步贴匀。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注:杏花初春开放)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