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衣 《诗经 秦风》

秦风·无衣

作者: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就是今之披风,或名斗篷。“同袍”是友爱之辞。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于:语助词,犹“曰”或“聿”。

兴师:出兵。秦国常和西戎交兵。秦穆公伐戎,开地千里。当时戎族是周的敌人,和戎人打仗也就是为周王征伐,秦国伐戎必然打起“王命”的旗号。

同仇:共同对敌。

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

仇:《吴越春秋》引作“讐”。“讐”与“仇”同义。与子同仇:等于说你的讐敌就是我的讐敌。

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古戟形似戈,具横直两锋。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翻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赏析

1.的背景: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2.具体把握:

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2.【求《诗经·无衣》一文及解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的大意是: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诗的背景,是西周的幽王(为了美女褒姒烽火戏诸侯的那位先生)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

3.求《诗经·无衣》一文及解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的大意是: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诗的背景,是西周的幽王(为了美女褒姒烽火戏诸侯的那位先生)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

4.《无衣》这首诗的鉴赏

1、《诗经·秦风·无衣》

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全诗三章,每章的首二句,都以设为问答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那种奋起从军、慷慨自助的精神。所谓“无衣”,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但是,这点儿困难算得了什么,即使是一件战袍、一件内衣、一件战裙,也可以与战友共享。“同袍”、“同泽”、“同裳”,正生动地表现出大敌当前,战友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后人以“袍泽”“袍泽之谊”作为异姓兄弟、结义兄弟的代名词,典出于此。每章的三、四句,则写他们一听到君王要发兵的命令,便急忙修整武器,磨励兵刃,整装待发。那“修我戈矛”、“矛戟”、“甲兵”的描述,正反映出他们那种摩拳擦掌、积极奋战的高昂的战斗热情。而每章的末句那“同仇”、“偕作”、“偕行”等语,则由共同对敌的仇恨,写到共同奋起、同赴战场,正表现出一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疆土的义愤。全诗感情激荡,气势非凡,极像一首战士进行曲。它激昂高歌,表现出一种慷慨雄壮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诗章。

2、《诗经·唐风·无衣》

此诗与《秦风》中的《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而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如《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厘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厘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

从诗意来看,本篇似为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诗句朴实无华,皆从肺腑中流出:“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拣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舒坦,那样美观。”“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合身,那样温暖。”语言自然流畅,酷肖人物声口。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

5.分析论述《诗经.无衣》一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无衣是诗经中的篇名。

名为无衣的有两篇。其一是《诗·秦风》中的篇名;其二出于《诗·唐风》。

原文如下:《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意译: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衬衫。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做准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意译:难道我无七节之衣?只是不如您的衣,熨贴合身又吉利!难道我无六节之衣?只是不如您的衣,熨贴好看又温暖!《秦风·无衣》,讲述的是秦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无衣的兄弟之情。

其中的“无袍”、“无泽”中的“袍泽”,被后人用为异姓结盟兄弟的典故;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全诗三章,每章的首二句,都以设为问答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那种奋起从军、慷慨自助的精神。所谓“无衣”,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但是,这点儿困难算得了什么,即使是一件战袍、一件内衣、一件战裙,也可以与战友共享。“同袍”、“同泽”、“同裳”,正生动地表现出大敌当前,战友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后人以“袍泽”“袍泽之谊”作为异姓兄弟、结义兄弟的代名词,典出于此。每章的三、四句,则写他们一听到君王要发兵的命令,便急忙修整武器,磨励兵刃,整装待发。

那“修我戈矛”、“矛戟”、“甲兵”的描述,正反映出他们那种摩拳擦掌、积极奋战的高昂的战斗热情。而每章的末句那“同仇”、“偕作”、“偕行”等语,则由共同对敌的仇恨,写到共同奋起、同赴战场,正表现出一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疆土的义愤。

全诗感情激荡,气势非凡,极像一首战士进行曲。它激昂高歌,表现出一种慷慨雄壮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诗章。

《唐风·无衣》,此诗与《秦风》中的《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而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如《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

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厘王。

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厘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

(同上)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 从诗意来看,本篇似为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

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

诗句朴实无华,皆从肺腑中流出:“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拣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舒坦,那样美观。”“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

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合身,那样温暖。”语言自然流畅,酷肖人物声口。

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附 相关文献记载:伍子胥与申包胥是八拜之交。

伍子胥逃难时,遇申包胥。员曰:“昔桀纣见诛于其臣,惟无道也。

楚王纳子妇,弃嫡嗣,信谗佞,戮忠良,吾请兵入郢,乃为楚国扫荡污秽,况又有骨肉之仇乎?若不能灭楚,誓不立于天地之间!”包胥曰:“吾欲教子报楚,则为不忠;教子不报,又陷子于不孝。子勉之!行矣!朋友之谊,吾必不漏泄于人。

然子能覆楚,吾必能存楚;子能危楚,吾必能安楚。”(见《东周列国志》第72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后伍子胥破楚,掘平王墓,鞭之三百,复求昭王,以报父兄之仇。

申包胥遂求救于秦哀公。—— 包胥请命愈急,哀公终不肯发兵。

于是,包胥不脱衣冠,立于秦庭之中,昼夜号哭,不绝其声。如此七日七夜,水浆一勺不入其口。

哀公闻之,大惊曰:“楚臣之急其君,一至是乎?楚有贤臣如此,吴犹欲灭之;寡人无此贤臣,吴岂能相容哉?”为之流涕,赋《无衣》之诗以旌之。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与子同仇。包胥顿首称谢,然后始进壶飧。

秦哀公命大将子薄、子虎帅车五百乘,从包胥救楚。(见《东周列国志》第77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吴师楚昭王返国)。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