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风·周南·兔罝的解释

国风·周南·兔罝 【全文】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注释】 朱熹注 第一章:兴也.肃肃,整饬貌.罝,罟也.丁丁,椓杙声也.赳赳,武貌.干,盾也.干城,皆所以扞外而卫内者.化行俗美,贤才众多,虽罝兔之野人,而其才之可用犹如此.故诗人因其所事以起兴而美之,而文王德化之盛,因可见矣. 第二章:兴也.逵,九达之道.仇,与逑同.公侯善匹,犹曰圣人之耦,则非特干城而已. 第三章:兴也.中林,林中.腹心,同心同德之谓.则又非特好仇而已也. 【毛序】 《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 1、肃肃:严密的样子.兔(tú):兔子.罝(jū):捕兽的网. 2、椓(zhuó):敲.丁(zhēng)丁:象声词. 3、干城:本指起防御作用的盾牌、城郭,比喻保卫者. 4、施(yì):设置,与《葛覃》同.中:语助词.逵(kuí):四通八达之道.泛指大道. 5、仇:同“逑”. 【译文】 装好张张捕兔网,敲打木桩响叮当.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好干将. 装好张张捕兔网,设在宽阔大路旁.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好勇将. 装好张张捕兔网,设在广漠山林中.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作心腹. 【赏析】 将打桩设网的狩猎者,与捍卫公侯的甲士联系起来,似乎也太突兀了些.但在先秦时代,狩猎本就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周礼·大司马》曰:“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阵),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搜田(打猎).”其他如“中夏”、“中秋”、“中冬”,亦各有“教茇舍(野外驻营)”、“教治兵”、“教大阅(检阅军队的综合训练)”的练兵活动,并与打猎结合在一起进行.按孔子的解释就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事,不可空设,因搜狩(打猎)而习之.”打猎既为武事,则赞美公侯的卫士,偏从打桩设网的狩猎“兴起”,也正在情理之中了. 现在,一场紧张的狩猎就将开始.从首章的“肃肃兔罝,椓之丁丁”,到二章、三章的“施于中逵”、“施于中林”,虽皆为“兴语”,其实亦兼有直赋其事的描摹之意.“兔”解为“兔子”自无不可,但指为“老虎”似更恰当.“周南”江汉之间,本就有呼虎为“於菟”的习惯.那么,这场狩猎所要猎获的对象.就该是啸声震谷的斑斓猛虎了!正因为如此,猎手们所布的“兔置”,结扎得格外紧密,埋下的网桩,也敲打得愈加牢固.“肃肃”,既有形容布网紧密之义,但从出没“中逵”、“中林”的众多狩猎战士说,不也同时表现着这支队伍的“军容整肃”之貌?“丁丁”摹写敲击网“椓”的音响,从路口、从密林四处交汇,今你感觉到它们是那样恢宏,有力.而在这恢宏有力的敲击声中,不又同时展示着狩猎者振臂举锤的孔武身影? 从诗中所咏看,狩猎战士围驱虎豹的关键场景还没有展开,就突然跳向了对“超赳武夫”的热烈赞美.但被跳过的狩猎场景,其实是可由读者的丰富想像来补足的.《郑风·大叔予田》就曾描摹过“火烈具举,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惊险场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御(车)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马),抑纵送忌(忽而纵驰)”的追猎猛兽情景.这些,都可在本诗兴语的中断处,或热烈赞语的字行间想见.而且由猎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干城”,又同时在狩猎虎豹和沙场杀敌之间,实现了刹那间的时空大转换:这些在平时狩猎中搏虎驱豹的健儿,一旦出现在捍卫国家的疆场之上,又将怎样在车毂交错、箭矢纷坠之际,挥戈击退来犯强敌,而巍然难摧如横耸的城墙!于是一股由衷的赞美之情,便突然充溢于诗人胸际,甚至冲口而出,连连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好仇、腹心)”了.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觉得《毛诗序》、朱熹《诗集传》以为诗的主旨是讲“后妃之化”、“(周)文王德化之盛”,实在令人感到穿凿牵强,而欧阳修《诗本义》、方玉润《诗经原始》所持的“美武夫忠勇说”、“咏武夫田猎说”差为近之. (潘啸龙)。

2.诗经.国风.周南 周南是什么意思

“周南”是当时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国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

《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武王灭商后,地域扩大,为加强统治力量,西周初期周成王时代,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陕而治。

扩展资料:

《诗经.国风.周南》原文节选:

1、《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白话译文: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杂树丛生长得高,砍柴就要砍荆条。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杂草丛生乱纵横,割下蒌蒿作柴薪。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出处:出自先秦尹吉甫的《诗经.国风.周南》。

2、《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白话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出处:出自先秦尹吉甫的《诗经.国风.周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周南

3.《诗经·国风·周南》的意思

【注释】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⑸蕡(fén坟):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⑹蓁(zhēn真):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1]

4.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国风: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就是15国风 就是15个地方的民歌 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

周南:《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周朝时期采集的诗篇,因在周王都城的南面而得名,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编辑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以与其他十三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

5.诗经中周南的第四篇是什么意思

《诗经.国风.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注释:1.南有樛木:南,可理解为南方的地区、南山或南方的山上。

樛(音鸠)木,树枝向下弯曲称为樛木。孔颖达疏曰⒑「以兴必取象,以兴后妃上下之盛,宜取木之盛者,木盛莫如南土,故言南土也。

」这句话大意是:「用『兴』的修辞手法写诗必定先要有起兴的物件,以此来比喻后妃上下的膁盛,用树木的茂盛形容最相宜,而树木最茂盛的地方莫如南方地区,所以《毛传》释为南方地区。2.葛藟累之:葛藟(音垒),亦称「千岁藟」,现代称「常春藤」。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岁藟》:「苏颂曰⒑『藤生蔓延木上,叶如葡萄而小,四月摘其茎,汁白而味甘,五月开花,七月结实,八月采子,青黑微赤。』陈藏器曰⒑『冬只凋叶,大者盘薄,故曰千岁藟。

』累(音雷)之:累,缠绕之意。3.乐只ⅷ音洛纸):快乐,和美。

只?孔颖达疏曰「犹是也」;朱熹注释「语助辞」,均可通。4.福履绥之:福履(音吕),孔颖达及朱熹的注解均为:福禄。

而笔者的个人见解,此诗的「福履」翻译成「善心」或「善行」更贴切,更容易让现代的人理解。当然善心或善行中,包含了用钱财或物品去资助他人,或者皇帝赐给贤德之士官爵(福禄),让他安心为朝廷效力,成就贤臣的美名。

绥(音虽),(使)安定、安抚。5.荒:奄,覆盖。

6.将(音姜):扶助。7.萦:缠绕。

《康熙字典》:【玉篇】萦,旋也。【广韵】绕也。

【诗.周南】葛藟萦之。8.成:就也;成全或使成功之意。

9.以上注音除了「履」字外,其他的字读音均参考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及朱熹的《诗经集注》。注释除「福履」一词略有不同外,其他也是这样。

赏析:《毛诗.序》:「〈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恩德施於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而无嫉妒之心焉。

后妃能和谐众妾,不嫉妒其容貌,恒以善言逮下而安之。这手诗在《诗经》中的呐序是第四手,笔者先将〈野有死麇〉提前赏析了,其实不敢改变《诗经》的次序,将来赏析到〈野有死麋〉这手诗的时候,会把次序调过来。

《诗经》在第四篇〈樛木〉诗中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不能有嫉妒灸。那麽君子或淑女应该怎麽做才能去掉嫉妒灸呢?或者说一位没有嫉妒灸的君子或淑女,他/她是如何做的呢?请看下面的赏析。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大意: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樛木),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大意: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言外之意是,君子以帮助别人而快乐。朱熹曰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本诗还是以「樛木」及「葛藟」起兴,然后再讲到君子所应该具备的品行。我们看,下垂的树枝(樛木)让葛藟爬上来快乐的生长和蔓延。

以之教化人,君子也以帮助别人而快乐。而君子能够这样帮助别人,是因为他没有嫉妒灸。

为了瞭解此诗的内涵,笔者用这麽一个故事来串讲此诗:北宋时期,在江州府临江乡有这麽两个读书人,一位叫张弘古,一位叫卢仝德。张家是富裕人家,而卢家是贫穷之家。

弘古与仝德从小在一起玩耍长大。到入学年龄的时候,仝德虽然从小就显得很聪明,闻一知十,但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束脩而面临辍学,弘古就回家求父亲,请父亲资助仝德读书。

弘古的父亲也是个好善之人,认为资助别人读圣贤书是做好事。但张弘古的父亲也说了,还要看卢仝德这孩子是不是个读书的料子,如果仝德真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那麽一直资助下去都没有问题;如果仝德不爱读书,或虽然愿意读书,但根本就领悟不了,先生也认为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那麽也就资助他读一两年书,让他当自己儿子的伴读。

可是,事实证明卢仝德这孩子确实是读书的材料,领悟力、记忆力都很强,先生也很喜爱他。反而是张弘古显得木讷了些。

因此,弘古的父亲也就一如既往的资助卢仝德读书,并常常接济仝德的家庭,使仝德能够安心读书。张弘古也没有因为仝德书读得比自己姑及先生经常夸奖他而起嫉妒灸。

还是把仝德当成自己最好的捏友。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张弘古和他的父亲的所作所为,就体现了「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这样的品德。

看到他人的优点,不仅不嫉妒他人,反而给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生活安定,能继续发挥他的长处或优点。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体现在人与人交往中的方方面面。

在朝廷中,您是一位宰相,您手下的官员中,可能很多人比您有本事,您应该怎麽做呢?一位七品的县令,您负责的衙门中,可能有个小官吏比您有才识,您又应该怎麽做呢?而一个普通的古代家庭中,可能有正妻及几个妾,正妻如何与妾处理好关系呢?在皇宫中,有皇后、妃子及普通的宫女,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皇后如何与宫中的漠官处理好关系呢?古人讲,先齐家而后治国,如果一位大臣的家庭中妻妾不和,闹得一团糟,大臣如何协助皇帝治国呢?如果皇宫中皇后与妃子不和,争争斗。

6.诗经 国风中的周南和召南到底是什么意思

1.《诗经》“二南”释义 周代诗歌总集《诗经》,有关荆楚、巴蜀之风(民歌),几乎是个空白。

清人廖元度编辑的《楚风补.旧序》曾曰:“楚何以无风?楚之风——‘江永汉广’,《周南》已载之。”“然则楚何以无风?‘江汉游女’、‘错薪翘然’,楚风之洋洋盈耳,沨沨乎入人深者,自古在昔,而匪今斯今矣!”(署名:时康熙戊辰、山阴何天宠昭侯氏题,下同)这恰好说明楚与巴蜀诗歌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区色彩。

不过,这是从诗歌本身寻求的某些缘故,即选诗的二重标准,但还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 西周末,周王朝早已衰落,而南方的蜀国、楚国却先后兴盛起来,成为扩张拓疆的大国,而楚文化(风)的传播又是以军事扩张为先导的,这就不能不引起周王朝统治者的恐惧心理。

加之中原华夏民族历来把南方的诸侯当作“蛮夷”——这种社会心理,自然就不可能在《诗经》中给楚、巴、蜀与北方诸侯同等的位置了。然而,统治者总是怀有一种矛盾心理,虽然无法用军事手段来制服南方诸侯,便在恐惧之余,又不得不采取怀柔政策。

正是统治者的这种矛盾心理,才有了“二南”,并把它们冠于《诗经》首位,成为中央王朝对诸侯教化的楷模,却回避了“楚风、巴风、蜀风”这样的称谓。因此《吕氏春秋·音初》发挥道:“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涂山之女乃令其妾侍禹于涂山之阳,女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

这不过是一种猜测。 关于《风》诗,历来有多种解释。

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太子长琴,始作乐风。”注:“风,曲也。”

从一般的概念说,《风》就是乐曲之意。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对“国风”的概念及来源作了经典性解说:“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是以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天子受之而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

旧说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朱熹的解释,上承《毛诗序》,影响后世至今。

《诗经》问世后,对“南”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宋人程大昌在《诗论一》中指出:“盖《南》、《雅》、《颂》,乐名也,若今乐曲之在某宫者也。《南》有‘周’、‘召’;《颂》有‘周’、‘鲁’、‘商’。

本其所从得,而还以系其国土也。”他又在《诗论二》中说:“其在当时亲见古乐者,凡举《雅》、《颂》率参以《南》。

其后《文王世子》又有所谓‘胥鼓南’者,则《南》为乐古矣。”清人崔述在所著《读风偶识》中云:“《南》者诗之一体,盖其体本起于南方,而北人效之,故名曰《南》”。

他们大体上指出了《南》是《诗》中独立的一种乐歌。归纳起来,对《南》共有六种观点:一、《南》为南化说:《毛诗·关雎序》曰:“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

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二、《南》为南乐说;三、《南》为南土说;四、《南》为南面说;五、《南》为诗体说;六、《南》为乐器说,《南》本是乐器(铃)之名,后孽乳为汝、汉、沱、江一带的南方乐调之名,是南国之风。

不妨视为《风》诗之一体。这六说以“南化说”为主构成了“南”的六要素,缺一不可。

2.《诗经》“二南”的地域 《楚风补·旧序》曰:“夫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陕之东,自东而南也;陕之西,自西而南也;故曰‘二南’。

系之以‘周南’,则是隐括乎东之南、西之南也”。这里已明确地指出了“二南”的地域,“周南”即周公采邑之南,包括楚国和巴国部分疆域;“召南”即召公采邑之南,包括蜀国和巴国大部分地域。

朱熹在《诗集传》中称:“周国本在禹贡雍州境内岐山之阳,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甫始居其地,传子王季历,至孙文王昌,辟国浸广。于是徙都于丰,而分岐周故地以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邑,且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

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他接着推测说:“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

言自天子之国而被于诸侯,不但国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

言自方伯之国被于南方,而不敢系于天子也”。朱熹既指出了“二南”的大致地域,同时也再次说明了“二南”的来源。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体上断定:《周南》就代表楚风;《召南》便能表征巴蜀民歌。 西周时代,巴、濮两族尚居在长江以北的江汉区域。

《左传》昭公九年载周景王使詹桓伯对晋人曰:“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西周时代巴、濮、楚、邓并为南服的四国。

其中巴国为周王朝敕予姬姓的封国,其它三国却是殷亡后臣服于周。濮是国名,后来濮族分散称为百濮。

西周之时,南方最强大的国家是濮国,而楚国却是在东西周之际,濮国衰落之时,强大了起来的。《史记·楚世家》称楚为鬻熊后,其子孙即以熊为氏。

战国时代秦《诅楚文》也称楚怀王为楚王熊相(《史记》作槐),但春秋战国时代楚王自铸铜器,则称楚王酓章(惠王)、楚王酓悍(。

7.诗经中周南的第四篇是什么意思

南山上的樛木呀,弯弯绕绕地耸入云霄,曲度没有损减他的伟岸挺拔一丝一毫。正值枝繁叶茂好华年,器宇轩昂,体格风骚。

葱茏的那一团绿,清新鲜嫩,清香宜人,是葛蔓。她密密地毫不顾忌地将樛木缠绕。

枝干扶持着藤蔓,藤蔓攀附着枝干,他们拥抱得那么紧密,那么缠绵。浓绿和鲜绿交相呼应,挺拔和柔软相得益彰。君当如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多么和谐!多么自然!

秋日的黄昏宾朋满屋,坐无虚席。欢歌笑语声后紧跟着礼炮,快乐的新郎手挽着娇羞的新娘下车了。最幸福的时刻终于来到,人们送来鲜花、端起酒杯向这对新人献上最纯洁的祝福和最真诚的微笑……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