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光中诗集的诗歌特色
余光中的诗歌特色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2.【余光中哪些诗作中有典故的引用和化用
两鬓斑白的诗人把大江东去唱成了慢半拍的乡愁而西出阳关之后他隐隐追寻历史中的回声——洛夫《无题四句》余光中,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在艺术结构上以新古典主义诗学理论奠定了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所以他的诗歌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典故和化用.(主要是化用)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以下介绍一些化用明显的诗歌目录:《大江东去》《寻李白》《飞将军》《天狼星变奏曲》《天狼星旧稿》《出蜀》《五陵少年》《戏李白》《秦俑》。
3.余光中的诗歌
火浴
一种不灭的向往 向不同的元素
向不同的空间 至热 或者至冷
不知该上升 或是该下降
该上升如凤凰 在火难中上升
或是浮于流动的透明 一氅天鹅
一片纯白的形象 映着自我
长颈与丰躯 全由弧线构成
有一种欲望 要洗濯 也需要焚烧
净化的过程 两者 都需要
沉淀的需要沉淀 飘扬的 飘扬
赴水为禽 扑火为鸟 火鸟与水禽
则我应选择 选择哪一种过程
西方有一只天鹅 游泳在冰海
那是寒带 一种超人的气候
那里冰结寂寞结冰
寂是静止的时间 倒影多完整
曾经 每一只野雁都是天鹅
水波粼粼 似幻亦似真 在东方
在炎炎的东 有一只凤凰
从火中来的仍回到火中
一步一个火种 蹈着烈焰
烧死鸦族 烧不死凤雏
一羽太阳在颤动的永恒里上升
清者自清 火是勇士的行程
光荣的轮回是灵魂 从元素到元素
白孔雀 天鹅 鹤 白衣白扇
时间静止 中间栖着智士 隐士
永远流动 永远的烈焰
涤净勇士的罪过 勇士的血
则灵魂 你应该如何选择
你选择冷中之冷或热中之热
选择冰海或是选择太阳
有洁净的灵魂啊恒是不洁
或浴于冰或浴于火都是完成
都是可慕的完成 而浴于火
火浴更可慕 火浴更难
火比水更透明 比火更深
火啊 永生之门 用死亡拱成
用死亡拱成 一座弧形的挑战
说 未拥抱死的 不能诞生
是鸦族是凤裔决定在一瞬
一瞬间 咽火的那种意志
千杖交笞 接受那样的极刑
向交诟的千舌坦然大呼
我无罪! 我无罪! 我无罪! 烙背
黥面 我仍是我 仍是
清醒的我 灵魂啊 醒者何辜
张扬燃烧的双臂 似闻远方
时间的飓风在啸呼我的翅膀
毛发悲泣 骨骸呻呤 用自己的血液
煎熬自己 飞 凤雏 你的新生
乱曰:
我的歌是一种不灭的向往
我的血沸停腾 为火浴灵魂
蓝墨水中 听 有火的歌声
扬起 死后更清晰 也更高亢
凤凰和天鹅似乎隐喻着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一个火红,一个洁白,一个至热,一个至冷,一个上升,一个下降,一个高扬,一个沉静,这两个意象在视觉上和感受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对人生命净化过程来说,这两种方式似乎都是不可缺少的。凤凰般生命理想的高扬,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烈追求与热爱,不问回报对生命的探索和追求过程中,生命因之而得到升华,但又不能流于肤浅的表面形式,而需要冷静的思考和深刻的反省,但这两种方式又存在着不可逃避的矛盾,凤凰的生活方式隐喻着积极、勇敢、热烈的人生态度,火既带给人以欣喜的希望,但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天鹅的生存方式似乎倾向于隐士的生活,但因为脱离了世俗生活,沉静、深刻,能洗涤人的灵魂,但又摆脱不了深深的孤寂。在诗歌的第一节,作者就提出了这一问题,这两种过程,我要选择哪一样?这表达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生存方式的思考和追问,而从这追问中,又可看到诗人对生存使命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意义的肯定,无论选择如何,都是对自我生命净化和升华的追求。
在诗歌第二节第三节,诗人明确表现出了自己的选择——凤凰的生存方式。“火浴更可慕,火浴更难。火比水更透明,比火更深”,虽然火浴可能会带来无比伦比的苦痛,但正因为经受这种非比寻常的苦痛,从而使生命和生活更富有意义。诗歌中,“我”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决心以“咽火”的坚强意志去接受可能的挑战。诗歌中有表达了诗人理想的高扬和乐观主义精神,经受住考验,必将迎来凤凰辉煌的新生。最后诗歌用“乱曰”来点明主题,抒发了自己誓用生命来追寻的理想,而这理想,也正是诗人探索的生命意义之所在。要用歌、诗行来追求不灭的向往,这种追求将超越时间,超越生死。从这个角度看来,这里似乎带有一点萨特存在主义意识,在生活中要勇敢地、乐观地进行选择,而生命的意义正是存在于追寻的过程之中。
4.余光中的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这首诗道出了很多于1949年随蒋介石逃至台湾的国名党将令士兵的思乡之情,在岛内文坛以及民间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后来1988年,台湾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开放了大陆探亲,余光中也终于得以重返阔别了将近40年的大陆。他的这首《乡愁》在大陆也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5.余光中的诗歌内容短的
一、《乡愁》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白玉苦瓜》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自歉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色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想一口要吸尽。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满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三、《等你,在雨中》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1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四、《舟子的悲歌》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一张破老的白帆,
漏去了清风一半,
却引来海鸥两三,
荒寂的海上谁作伴。
啊,没有伴,没有伴,
除了黄昏一片云,
除了午夜一颗星,
除了心头一个影,
还有一卷惠特曼。
我心里有一首歌,
好久好久都不曾唱过,
今晚我敞开胸怀舱里卧,
不怕那海鸥偷笑我,
它那歌喉也差不多。
我唱起歌来大海你来和,
男低音是浪和波,男高音是我。
昨夜,月光在海上铺一条金路,
渡我的梦回到大陆,
在那淡淡的月光下,
我梦见脸色更淡的老母,
我发狂地跑上去,
一颗童心在腔里欢舞。
啊,何处是老母,何处是老母,
荒烟衰草丛里,
有坟茔无数……
五、《绝色》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美丽而善变的巫娘,那月亮
翻译是她的特长
却把世界译走了样
把太阳的镕金译成了流银
把烈火译成了冰
而且带点薄荷的风味
凡尝过的人都说
译文是全不可靠
但比起原文来呢
却更加神秘,更加美
雪是另一位唯美的译者
存心把世界译错
或者译对,诗人说
只因原文本来就多误
所以每当雪姑
乘著六瓣的降落伞
在风里飞旋地降临
这世界一夜之间
比革命更彻底
竟变得如此白净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不知月色加反光的雪色
该如何将你的本色
——已经够出色的了
合译成更绝的艳色?
6.余光中简介和诗歌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
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
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
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
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
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
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
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
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作品目录: ·从母亲到外遇 ·焚鹤人 ·催魂铃 ·我的四个假想敌 ·白玉苦瓜 ·余光中诗集 ·给艺术两小时 ·四月,在古战场 ·南半球的冬天 ·不朽,是一堆顽石? ·西欧的夏天 ·桥跨黄金城 ·鬼雨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猛虎和蔷薇 ·书斋·书灾 ·论夭亡 ·借钱的境界 ·朋友四型 ·幽默的境界 ·三间书房 ·舞台与讲台 ·假如我有九条命 ·你的耳朵特别名贵? ·剪掉散文的辫子 诗作: 招魂的短笛 □余光中 魂兮归来,母亲啊,东方不可以久留, 诞生台风的热带海, 七月的北太平洋气压很低。 魂兮归来,母亲啊,南方不可以久留, 太阳火车的单行道 七月的赤道灸行人的脚心。
魂兮归来,母亲啊,北方不可以久留, 驯鹿的白色王国, 七月里没有安息夜,只有白昼。 魂兮归来,母亲啊,异国不可以久留。
小小的骨灰匣梦寐在落地窗畔, 伴着你手栽的小植物们。 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
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 梦见你的母亲。 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五陵少年 □余光中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族很拥挤 我的水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 再来杯高粱!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 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 传说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 听见没有? 来一瓶高粱! 千金裘在拍卖行的橱窗里挂着 当掉五花马只剩下关节炎 再没有周末在西门町等我 於是枕头下孵一窝武侠小说 来一瓶高粱哪,店小二! 重伤风能造成英雄的幻觉 当咳嗽从蛙鸣进步到狼嗥 肋骨摇响疯人院的铁栅 一阵龙卷风便自肺中拔起 没关系,我起码再三杯! 末班巴士的幽灵在作祟 雨衣! 我的雨衣呢? 六席的 榻榻米上,失眠在等我 等我闯六条无灯的长街 不要扶,我没醉!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