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庆祝日本投降日的诗句对联吗

八年烽火起卢沟

一纸降书落芷江

(注:①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城,我驻卢沟桥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②1945年8月21日,日方在正式向中国投降之前,派出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湖南省芷江县与中国方面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并在日本投降时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芷江受降”标志着日本全面结束侵华战争。随后的9月9日,中国战区范围内的侵华日军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正式无条件投降。)

2.曰本投降的金典句子

问候朋友。

昭和天皇的《终战诏书》,也就是我们的所说的日本〈投降诏书〉: 惟天下之大势,睹本朝之现状,欲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布告天下:朕已谕令廷臣通告美、英、支、苏四国,愿受诺其共同宣言。

朕缵承洪绪,锡福生民。曩者,本朝传檄四方、战与英美,本求社稷于亿万斯年之举,兼定东亚安宁平和之意。

至如毁别国之宗社、夺领邦之故土,悉非朕意。今征伐已历四载,虽我将兵骁勇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奉公体国,然时局每况愈下,失势之征已现。

及今,夷军弹石之残虐[2],频杀无辜,惨害生灵,实难逆料。如若征伐相续,则我生民不存于世,被发左衽之期重现;如此,则朕何以保全亿兆赤子、何面目复见列祖列宗乎?此朕所以敕令廷臣接受联军之诰者也。

至若同事业之盟邦,朕遗余恨也。然念及臣工黔首曝尸于沙场,忠志之士殉国于内外,遗属之状恸天,朕五脏为之俱裂。

而残喘之生民,或负战伤、祸难,或失家业、生计,朕所视之,深为轸念。故日后国朝所受之苦非常,臣民衷情之表胜往;虽时运之所趋,然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开太平于万世。

朕于兹得护国体,赖尔等忠良之精诚,并与臣民之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相煎、扰乱时局,何至迷途于大道、失信于天下哉?斯之谬误,朕当深鉴。

今诚宜举国一家,子孙相传,信神州之不沉,保家国于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建设,笃守道义,巩固志操,誓必扬国体之精华,期同步天下之进化。于嚱,咨尔多方,宜悉朕意。

3.关于日本投降的作文80字

第一次听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心里是非常痛快的,甚至想要拍手称快。

上次和同学聊天,聊到这事,她竟与我有同样的想法——听到后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她也是个对南京大屠杀念念不忘的人,对日本人十分蔑视,甚至是仇视。

不能说我们想要事情越严重越好是自私,是狭隘的表现,其实想想,也是小孩心理,别人欺负了自己,就不希望别人过上好日子。我们或许一点都不理解,理解这个曾经饱受侵略的中国为何还会援助日本。

后来,我们倒是有所明白了。 和平是大家的希望。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谁也不希望再卷入战争。大家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明天。

或许大度的中国,接受日本的投降还不再侵犯日本的一寸国土,那是为了日本无辜的人民免受战争之苦;或许在日本屡屡侵犯我国的钓鱼岛,我国却依旧忍让谈判,是为了13亿的中国人民过上和平的日子。那么现在已经和我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的日本蒙难,我们也不能不管。

举个实例,今天听说,食盐的价格飞涨了,各地都恐慌了,大量购买食盐,尽管那价钱是高的离谱。听伯母说,那都是不法商贩在炒作,日本海啸还能影响盐吗?都是运盐的商人故意把盐撒到海里,然后放出消息说遇到海风,盐全没了。

这样,盐岂不涨价的?到时,那一船的盐可就是四船的价格。我听后也很不屑这些商人的举动,他们不让老百姓过好,即使赚到了钱,那终不长久,可能还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这岂非“唇亡齿寒”了? 所以,现在你还报以让日本亡国的念头吗?这个小小的邻居,虽然以前很淘气,欺负过我们,但不可否认,他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不妨用以德报怨的态度,宽容他们,帮助他们。

4.关于日本投降的作文80字

第一次听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心里是非常痛快的,甚至想要拍手称快。上次和同学聊天,聊到这事,她竟与我有同样的想法——听到后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她也是个对南京大屠杀念念不忘的人,对日本人十分蔑视,甚至是仇视。

不能说我们想要事情越严重越好是自私,是狭隘的表现,其实想想,也是小孩心理,别人欺负了自己,就不希望别人过上好日子。我们或许一点都不理解,理解这个曾经饱受侵略的中国为何还会援助日本。

后来,我们倒是有所明白了。

和平是大家的希望。当今世界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谁也不希望再卷入战争。大家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明天。或许大度的中国,接受日本的投降还不再侵犯日本的一寸国土,那是为了日本无辜的人民免受战争之苦;或许在日本屡屡侵犯我国的钓鱼岛,我国却依旧忍让谈判,是为了13亿的中国人民过上和平的日子。那么现在已经和我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的日本蒙难,我们也不能不管。

举个实例,今天听说,食盐的价格飞涨了,各地都恐慌了,大量购买食盐,尽管那价钱是高的离谱。听伯母说,那都是不法商贩在炒作,日本海啸还能影响盐吗?都是运盐的商人故意把盐撒到海里,然后放出消息说遇到海风,盐全没了。这样,盐岂不涨价的?到时,那一船的盐可就是四船的价格。我听后也很不屑这些商人的举动,他们不让老百姓过好,即使赚到了钱,那终不长久,可能还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这岂非“唇亡齿寒”了?

所以,现在你还报以让日本亡国的念头吗?这个小小的邻居,虽然以前很淘气,欺负过我们,但不可否认,他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不妨用以德报怨的态度,宽容他们,帮助他们。

5.日本投降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一败涂地

yī bài tú dì

【解释】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结构】紧缩式。

【用法】用作贬义。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涂;不能写作“图”。

【近义词】一蹶不振、望风披靡、落花流水

【反义词】旗开得胜、不败之地、东山再起

【辨析】~和“一蹶不振”;都形容“失败惨重”。不同在于:①~偏重在失败的惨重程度;是就一时的情况来看;并能东山再起;“一蹶不振”偏重在失败后的严重后果;就长远的发展情况来看;是就此衰落;完蛋。②~只指失败;并可引申为“糟得一塌糊涂;坏得不可收拾”;“一蹶不振”不仅指失败;还可指挫折;指人在精神上;身体及健康上所受的打击及严重后果。

【例句】一支思想涣散、纪律松弛的队伍参加比赛能不~吗?

6.表达“8.15投降”的诗有哪些

表达“8.15投降”的诗有以下几首: 一、《七律“8·15”倭寇投降日(新韵)》 旧恨新仇怨未消,伤疤血迹染征袍。

熊罴再使青龙剑,狼狈重抽白刃刀。 玩火蛱蝶焚羽翼,覆辙车辆坠阴曹。

中俄军演长城固,试看妖魔敢叫嚣! 二、《卢沟览古》佚名 斗转枯年夜枕戈,九州民庶御东倭。 今宵尚有当时月,依旧朦胧永定河。

三、《太行春感》朱德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四、《瞻仰滇西抗日纪念馆》白孝伟 滚滚盈江翻巨浪,魏巍宝塔铸英灵。 忠祠碧血千秋在,暗淡苍穹百万星。

五、《出滇抗战》陈绍余 岂忍入侵魔焰狂,誓倾热血挽危亡。 抛雏别妇辞云岭,衔恨兼程赴战场。

七尺健儿谁惜命?千秋雄鬼史留芳。 我今试作安魂曲,遥唤英灵返故乡。

7.日本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皇明光日月,帝德载天地。

三才并泰昌,万国表臣义。——侍宴 大友皇子 二、宴饮游山斋,遨游临野池。

云岸寒猿啸,雾浦杝声悲。叶落山逾静,风凉琴益微。

各得朝野趣,莫论攀桂期。——山斋 中臣大岛 三、欲知闲居趣,来寻山水幽。

浮沉烟云外,攀翫野花秋。稻叶负霜落,蝉声逐吹流。

祇为仁智赏,何论朝市游。——山斋言志 大神安麻吕 四、地是幽居宅,山惟帝者仁。

潺湲浸石浪,杂沓应琴鳞。灵怀对林野,陶性在风烟。

欲知懽宴曲,满酌自忘尘。——和藤原大政游吉野川之作 大津首 五、锦岩飞瀑激,春岫晔桃开。

不惮流水急,唯恨盏迟来。——三月三日曲水宴 山田三方 六、文藻我所难,庄老我所好。

行年已过半,今更为何劳。——述怀 越智直广江 七、玉烛调秋序,金风扇月帏。

新知未几日,送别何依依。山际愁云断,人前乐绪稀。

相顾鸣鹿爵,相送使人归。——秋日於长王宅宴新罗客一首赋得稀字 刀利宣令 八、烟雾辞尘俗,山川壮我居。

此时能草赋,风月自轻余。——独坐山中 民黑人 九、江头亭子人事睽,欹枕唯闻古戍鸡。

云气湿衣知近岫,泉声惊寝觉邻溪。天边孤月乘流疾,山里饥猿到晓啼。

物候虽言阳和未,汀洲春草欲萋萋。——江头春晓 嵯峨天皇 十、道性本来尘事遐,独将衣钵向烟霞。

定知行尽秋山路,白云深处是僧家。——见老僧归山 嵯峨天皇 十一、一室何堪扫,九州岂足涉。

寄言燕雀徒,宁知鸿鹄路。——高士吟 贺阳丰年 十二、陶潜不狎世,州里倦尘埃。

始觉幽栖好,长歌归去来。琴中唯得趣,物外已忘怀。

柳掩先生宅,花薰处士杯。遥寻南岳径,高啸北窗隈。

嗟尔千年后,遗声一美哉。——咏史 坂上今继 十三、良俦本自非易得,之子为别最情深。

水国天边千里远,暮山江上一猿吟。白鸥狎人随去舳,青草连湖傍客心。

此日交颐无可赠,相思空有泪沾襟。——春日别原掾赴任 巨势识人 十四、闲中气味属禅房,唯得自然日月长。

幽室浮沉无短晷,阴居邻里有馀光。掏门迹绝春朝雨,燕寝色衰秋夜霜。

我是柴扉樗散士,闲忙苦乐两相忘。——闲中日月长 大江以言 十五、秋塘雨后水添尺,苇折荷倾岸涨沙。

唤得扁舟归去晚,西风卷尽白苹花。——秋湖晚行 铁庵道生 扩展资料:日本古诗文: 广义的日本汉诗不仅包括律诗、绝句、古诗和乐府,也包括词。

日本学者作词虽然不多,但是历史同样久远。 日本填词开山祖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823)年所作《渔歌子》五阕,乃模仿唐代宗大历九年(774)所作《渔父》词,前后相距不过49年,可见日本填词与写作汉诗一样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日本词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名家,特别是明治时期,曾经是日本学者填词的黄金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汉诗文。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