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欢快的长篇

《国风·豳风·七月》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2.“缁衣”的发音:如何用汉语发音“缁衣”

缁衣[读音]:[zī yī][释义]1.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

《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毛 传:“缁,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

2.泛指黑色衣服。《列子·说符》:“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诗·郑风》篇名。

《诗序》谓系赞美 郑武公 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 武公 好贤之诗。《礼记·缁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

’”郑玄 注:“《缁衣》《巷伯》皆《诗》篇名也……此衣缁衣者贤者也。”唐 陆贽《张延赏中书侍郎平章事制》:“式慰《甘棠》之思,且继《缁衣》之美。”

4.僧尼的服装。唐 韦应物《秋景诣琅琊精舍》诗:“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

宋 彭乘《续墨客挥犀·香山寺猴》:“多羣猴,至相呼沿挂檐楹之上……又常污僧缁衣。”《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桥上走出一位以黑纱蒙面的僧人,身着缁衣,手敲金钟,口念‘南无 阿弥陀佛’。”5.引申指佛教。

唐 沉亚之《送洪逊师序》:“自佛行中国已来,国人为缁衣之学多,几与儒等。”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某启,衰病枯槁,百念已忘,缁衣之心,尚馀此耳。”

清 方文《庐山诗》之三一:“欧公 辟浮屠,晚乃好缁衣。”6.借指僧人。

唐 刘商《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明 陈汝元《金莲记·诟奸》:“丞相是当朝黄阁,小尼是出世缁衣。”

3.《诗经·周南》中《关雎》及《蒹葭》的朗读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TA0009的撒旦 2014-10-23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