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苏武牧羊有关的诗句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赏析

苏武被拘匈奴十九载,受尽磨难而终得归汉的传奇经历,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此诗即因苏武牧羊图而生发,饱含作者对苏武崇高气节的敬佩之情。首联是为点题之笔,由图像麒麟阁而追述苏武忠贞品格。中间两联选取了极富代表性的细节,体现苏武不畏艰难而始终心向汉室的精神。尾联则以李陵泣别作为反衬,更见出苏武人格的崇高。

2.描写苏武牧羊 诗句 急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妻依窗 母依门十八秋鸿雁寄不回 一封家书我哭 年年北海头节杖在手 浩气犹存卧雪啮冰咽毛磨我男儿心似铁 肠如石节旄落尽 节气长留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情义也难兼顾母亲 儿尽忠不能尽孝爱妻 夫割小爱存大义齐家治国的书生梦被北海无情的冰雪封冻雪域茫茫 谁来探我我和李陵兄弟 抱头痛哭于羊群中降与不降都是锥心的痛男儿有泪不轻弹呵只因未到伤心处面对血与肉的割舍若不是心死谁能不痛呢痴心只守着大汉天子的梦日日堆石 北海头堆起我大汉臣子的夙愿宁为玉碎 李陵兄弟你要理解我我知 公羊永远产不了羊羔我永远走不出北海年年叠石 不是数归期岁岁雁书 不是寄伊人我要让苍天鉴我心迹我要故国知我心声万里江山 是我永不断的节杖十九冬残雪 终于挽来一春上林花似锦 而我头己白我哭 我己不是看花人心中泪 滴湿北海的雁声我的母亲 你在哪里我的爱人 你在哪里我的儿啊 你在哪里。

3.【《苏武牧羊》中最能表现苏武民族节气的句子是】

苏武牧羊北海上【原文】苏武为汉使匈奴,为单于留,使卫律治之.百般胁诱,武终不屈.卫律白单于,单于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无饮食.天雨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上无处,使牧羝.曰:羝乳乃得归.武既止北海上,掘野鼠之藏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十九年乃归.【问题】《苏武牧羊》中最能表现苏武民族节气的句子是什么?【答案】直接表达其气节的句子:百般胁诱,武终不屈.具体表现其气节的句子: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苏武牧羊【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问题】《苏武牧羊》中最能表现苏武民族节气的句子是什么?【答案】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4.苏武牧羊诗歌意思,要全诗

苏武留胡节不辱。”总起。“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描写的是苏武在北地的苦难经历既是环境描写,也刻画了人物坚贞不屈的心理。 上一部分主要是通过类似旁白的口气,即以其他人,比如我们后来者、观众的角度,来刻画苏武的羁留北地,穷且益坚。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边,但他的气节始终不受到侮辱。北海的气候很恶劣,冰天雪地,苏武在那里放了十九年的羊,渴了抓一把雪、饿了就吞食身上的(羊皮或牛皮)衣。(他的)心里始终不忘汉朝的社稷和自己的责任,代表着使臣身份的符节上的牦牛的尾毛(装饰用的)都掉光了,(他)还是没有回来。虽然吃了很多的苦难,他的心志有如铁石一样更加坚定不移。只是晚上听到草原上独有的笳声,心里会因为想念家人而感到难过。”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这里主要是环境描写,冬天来了,大雁南飞,南边,即是汉朝的方向;苏武看到这一幕,想起了“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 下一部分,从苏武本人的角度,写他所见,所想,所感。

“转眼间,冬天来了,一群群的大雁,都朝着大汉的方向去了。(我的)老母亲头发已经白了,也盼着我回去。妻子夜夜守着空床等我回家。半夜里入睡以后,是谁梦到了谁呢?但是不管怎样变化,作为汉朝的使者,大节是绝对不能亏欠的。(我)必定要让匈奴人心悦诚服,向汉朝的威德臣服。”

5.有没有苏武牧羊这首诗的诗意

意思:

苏武虽然人留在了匈奴地界,但气节还在。在冰天雪地的坏境里,贫穷艰苦地生活了十九年。渴了就吃雪,饿了就吃身上的羊皮袄。心里还记挂着汉朝的江山社稷,牧羊用的那根旄节上的装饰都掉光了还没能回到汉朝去。历经了种种困难,但心还像铁石一样坚定,夜里在塞上听到笳声,心里就十分难过。

天气轻寒的时候,大雁就会飞往汉朝的方向。家中白发苍苍的老母,盼望着他的归来,他的夫人独自守着空房。每天夜里入睡,我都会做梦,梦中的你可曾梦见了我?任那海枯石烂,气节都没有少一点。最终让匈奴心服感动,越发敬重汉朝的德行和威力。

原文: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7613831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作者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6.<

苏武牧羊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