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董大》的原诗及拼音是什么
别董大
作者:高适
qiān lǐ huá百ng yún bái rì xūn
千 里 黄 云 白 日度 曛 ,
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
mò chóu qián lù wú zhī jǐ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tiān xià shuí rén bù shí jūn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着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知,故称“董大”。道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翻译】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内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容谁会不敬重你呢。
2.求拼音版的古诗别董大第二首
别董大二首(其二)高适 liù hé piāo yáo sī zì lián ,yī lí jīng luò shí yú nián 。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zhàng fū pín jiàn yīng wèi zú ,jīn rì xiàng féng wú jiǔ qián 。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1、【译文】: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2、别董大【其一】 高适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 ,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mò chóu qián lù wú zhī jǐ ,tiān xià shuí rén bú shí jun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 3、【作者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3.别董大诗(加拼音)
别董大 高 适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
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
mò chóu qián lù wú zhī jǐ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tiān xià shuí rén bù shí jūn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作者背景
高适(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注词释义
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昏黄。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赏识。
君:您。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4.别董大 古诗中的第7个字怎么读
别董大二首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你说的应该是“曛”字吧,拼音:xūn
1.(形声。从日,熏声。本义:日落时的余光)
2.同本义
一带斜曛归路,晚风料峭怯寒衣。——清· 王宾《江城子·清明》
3.如:曛曛荡荡(喻晚霞蔚为壮观);曛日(夕阳)
4.傍晚;黄昏
一枕高眠到日曛。——清· 张实居《山中即景》
5.秩:曛旭(早晚,朝夕);曛黄(曛暮。黄 昏);曛晓(早 晚,日夜);曛烟(黄 昏时的烟霭)
〈形〉
6.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5.别董大作者高适.适字怎么拼音
高适【读音】gāo shì 【简介】: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永泰元年正月病逝,时年六十二岁,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
有文集二十卷。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后人将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