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中常见花的意像

可以写写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2.中国宋词与西方田园诗歌中关于花的意象的对比

楼上的傻呀,也没看清问什么

宋代白敏中

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清平乐 桃花

东风催早,人面桃花笑。几日踏春春又老,瓶里一枝花好。

少年惆怅谁知,除非问取花枝。换了我心给你,才知一样相思。

清平乐 桃花

桃花开了,流水余香绕。镜里朱颜惊未老,却问比花谁好?

朱颜不似花红,花红毕竟无情。若是桃花情重,纷纷红泪飘零。

(对花的赞美,喜爱之情)

粉红色的面容

带上些许慵懒

在早春三月起床

便不停地梳妆打扮

把嘴唇描得腥红

漂泊的春情漫过富士山

在盛唐的土地上泛滥

妩媚中藏着妖冶

多情地绽放着笑靥

这位东瀛来的红衣女子

沿着杨玉环的低吟浅唱

在中国水墨画中

舞动水袖

这风中透明的女子

流连在三月的五线谱上

忘情的嬉戏

把春天荡成秋千

召来采花酿蜜的蜂蝶

她躲在枝头叶缝中

调皮地抛着媚眼

演绎着聊斋故事

多少怀春的少男少女

徜徉在粉红色的梦里

春风细雨的打理

让公园在一夜间返老还童

那条落满花瓣的石径

要用整个青春期来清扫

樱花 一段短暂的甜蜜

惊醒在你美丽的记忆里

在一场倒春寒后你感冒发烧

抒情的嘴唇燎起火泡

细软的身躯从枝头落下

从化作尘埃的那一刻才警醒

悲剧起源于浅薄

三月的春风

能剪出绿丝绦

也可剪碎粉红色的梦

(音译过来的,意向吗?……偶还是没读懂,不过希望能启发你一下,初一水平)

3.简析李清照诗词的花意象

“花”这个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全宋词中载录李清照词共47首,其咏物之作占了半数之多,而咏物词中,又以咏花最多,如写梅、桂、菊、芍药等花卉的词篇就有11首,占她全部词作约四分之一。如再算上其涉及花卉的词作,更是高达其所存全部词作的五分之四。可以说几乎到了无花则无词,有词就有花的境地了。

李清照词中的花写的几乎全是人们意识里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在她的笔下,“花”浸透着人的深情,她的心灵“情”化了“花”,她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种种际遇下的复杂心情都潜注于对花的描写。从其咏花的品种的词篇量和称颂词来看,梅花和桂花是李清照的最爱。钟情之处不仅在于词人爱花之姿,赏花之神韵,借花以抒情,更在于其所钟爱的花都有象征意味。细细品读李清照的词可以发现,她不是简单的把最能引起视觉刺激的花用于词中,而是把自己的人格追求融于花的品格集于笔下。其咏花所投射出来的娴静淡雅的气质神韵、深婉细腻的情感和卓然超群的人格,就如同她本人的自画像,花的一枝一叶都体现了属于女词人的“风韵”。

4.以菊花作为意像的诗歌有那些

菊花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楚•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是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5.古诗词中有花卉意象的句子

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的《牡丹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诗云: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徐凝有首《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菊花宋 唐琬身寄东篱心傲霜,不与群紫竞春芳。粉蝶轻薄休沾蕊,一枕黄花夜夜香。

菊花明 李梦阳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

细开宜避世,独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水仙元 袁士元醉拦月落金杯侧,无倦风翻翠袖长。相对了无尘俗态,麻姑曾约过浔阳。

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陆游之—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红梅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春兰苏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骨,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捕离骚转。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孤兰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饮酒东晋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咏芙蓉南北朝 沈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咏蔷薇南北朝·谢脁低枝讵胜叶,轻香幸自通。

发萼初攒紫,余采尚霏红。新花对白日,故蕊逐行风。

参差不俱曜,谁肯盼微丛。咏池上梨花南北朝·王融翻阶没细草,集水间疏萍。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赏 牡 丹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郡庭惜牡丹唐·徐夤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干。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牡 丹唐·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幽 兰 花宋·苏辙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采 莲宋·欧阳修池面风来波艳艳,陂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上张青盖,罩却红妆吐采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咏荷花)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 花宋·王安石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故应将尔当西施。============********************词人面桃花唐寅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 妒花歌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雨;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装。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袁中郎评)竟能画态唐寅 题菊花图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仅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诗之一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翻成南阮贫;借问牧童应设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之二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鬓边旧白添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漏客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向来行乐东城畔,青草池塘乱活东。之三春来赫赫去匆。

6.诗歌中的意像有何作用

1、所要表达的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2、有空白留意增加了诗的张力性。3、避免与当时的政治发生冲突。4、确立篇意。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以至不会东一笔西一笔乱写(每个小节里还可以有小的意象加细内容,让读者更感觉身临其境。) 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这类意象在我国的诗歌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如选入课本中的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比,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将青丝、雪这样的意象直接拿来比喻头发,从而使读者的联想一下子清晰起来,明朗起来,生动起来,给读者以无比鲜明的感受。舒婷的诗“我是你额上破旧的老水车”一句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于用老水车这一意象来象征“我”与祖国的某种血肉联系,从而使整首诗作细腻而含有丰富的象外之意。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创作中白描的使用往往就可看作是一种兴,如臧克家的诗《老马》就是典型的例子。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在这里,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直接的兴起对象,作者以这个形象来寄托不屈的民族个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所以,兴这种创作手法是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列式组合 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对比式组合 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互为对立,互为映衬,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一边是拼杀的血腥,一边是醉生梦死的沉迷,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采纳哦

7.诗歌意像类型

意象:其实是诗人的一种境界,这就是由景而发或由事而发的一种表现,诗人对事物的理解高度就是从意象中表现出来。

譬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的这首诗实际上是说自己对月独酌,而表现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可见诗人在意境中的造诣之深。

中国古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有五十多种,如: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3.以折柳表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 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 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 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 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宋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 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8.松——坚贞高洁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 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9.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相类似还有芭蕉。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 与深切同情。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 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李清照词云“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等。 14、水:因为水的绵软,剪不断的特点与人的惆怅情绪有相似性,诗人往往以水喻愁。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 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 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又因为江水的东流,寄寓时光的流逝,人生的短暂,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如,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不复回。

15、猿啼:常象征悲哀、悲伤的感情。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 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芦管的作用与此相同,不再列举。

17、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