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说众生,人人都具足有真如妙心,依此真心来修行,将来功行圆满,决定成佛.这个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道理,是我们佛教根本的道理.依此看来,我们众生的一念心就是佛,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修心才能成佛.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说的这个实相无相无上法门的道理. 灵山塔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看起来远在天边印度,其实近在心中,求人不如求己,只有坚决要求自己,发奋图强,精进不懈,勇往直前,才会有光明幸福的前途,得到究竟彻底的成功.我记得从前有一个居士,他到寺里去烧香拜佛,看到佛殿里供奉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手里拿着一串念佛珠子.一般信佛的人,大家都知道,念佛珠子是作为念佛记数用的.但是观音菩萨,他手拿了珠子念什么呢?这位居士他想来想不通,就请问一位老和尚说:“老师父,观世音菩萨手拿念佛珠,到底是念谁呢?”老师父以慈悲的音声回答说:“居士,你不知道吗?观世音菩萨手拿佛珠,就是念观世音菩萨.”这位居士听了老和尚的开导后,心里半信半疑.又问:“老师父,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念自己的名号?”老师父又说:“居土,求人不如求己.”居士听了,当下对于求人不如求己的至理名言,有了深刻的悟解.所谓“迷时靠师度,悟时要自度.”说的就是求人不如求己,自己修行,才能度脱自己的道理.。

2.关于观音菩萨的诗句

1、咏柳 唐代: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译文 系着雨拖着风的柳树难以保持自己的形态,全身无力,向人倾垂。

把这纤细如玉的柳枝折下赠给在远方的人,它就像观音手里玉净瓶中的柳枝一样珍贵。 2、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宋代:苏轼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译文 夏蚕快要老去,麦子已经半黄,山前山后大雨如注溅溅作响。

农夫停止耕作农女无法采桑,白衣仙人空自坐在高堂。 3、叶居士施直裰求颂 宋代:释慧空 广南叶顺居士,施我褐紬直裰。

比之七斤布衫,这个犹难提掇。 天寒雪落便披,日暖风和即脱。

脱著毕竟是谁,惭愧观音菩萨。 扩展资料:《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正是王安石大行新法的时候。

苏轼对新法取保守态度,对新法的弊端强烈不满,对官吏漠视百姓深为痛恨,对人民的生活疾苦十分关注,因而常在诗中讽世论政,希望“有补于国”。 作者在杭任职两年多,见到当地百姓一直受着水旱蝗灾的严重侵害,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样,受着百姓供养,却对造成夏收时节男废耕女废织的水涝灾情毫不关心,有感创作此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柳。

3.有关菩萨观音的诗句都有哪些呢

观世音菩萨赞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浩浩红莲安足下

湾湾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度人舟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请看一月印万川。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兀兀沉浪海,漂漂轮三界。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

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 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

4.与佛教有关的诗句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静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云遮天。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明。憨山德清

5.与水月观音相关的诗词有哪些

这里有很多,你点开看看:

与水月观音相关诗词

·寄题尹少稷借竹轩 ·招任孝叔蒲明之江亭对月 ·八月十六日观月段氏亭次王师老 ·顾君际号梅山 ·题九仙宫 ·徐容斋庭下竹 ·中岩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太上皇后合 ·再次前韵呈林郎中五首 ·送邓觉非赴全陵学职 ·留题九龙岩 ·和刘太守十州诗·柳汀 ·偶成 ·和姜元哲中秋有感韵 ·当置酒 ·游灵岩分韵得从字 ·春游西园 ·次韵晁伯南饮董彦达官舍心远堂 ·题信州月岩寺 ·深夜谣二首 ·偈颂七十六首 ·木犀五首·色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马郎妇赞 ·寒蛩 ·题钱则父凛对轩轩有老桧奇甚 ·叶居士施直裰求颂 ·白菊 ·赞水月观音 ·月 ·冯县丞墨花 ·题邬季文送清轩 ·偈颂一百零一首 ·秋夜即事·致盆栀子于同年楼大防天官 ·追和陈子高赠王法曹韵 ·闺怨诗 ·钓鱼台 ·夜诵 ·临江仙 ·菩萨蛮 ·元夕观驾御端门诗 ·溪居寓言 ·次韵子由绿筠堂 ·谢人惠竹蝇拂 ·和司徒侍中上巳会兴庆池韵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真人 ·宿九华化成寺庄 ·玩萤火 ·同裴录事楼上望 ·洞庭立峰 ·劳山忆栖霞寺道素上人久期不至 ·月 ·栖霞山夜坐 ·酬陈明府舟中见赠 ·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 ·?红 ·廷唱日待漏丽正门 ·夜飞鹊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秋夕书事寄友人 ·宫词二首 ·宿山店书怀寄东林令图上人 ·滚绣球 ·深渡驿 ·和崔司空伤姬人 ·海棠春 ·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道损舅及 ·奉和咏弓 ·赠友人 ·霜夜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仙霞岭 ·水调歌头 ·卜算子 ·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 ·官池秋夕 ·秋怀 ·失调名 ·题悬溜岩隐者居 ·寿陆义斋 ·浣溪沙 ·陆处士别业 ·渔家傲 ·镜屏诗二首 ·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 ·满江红 ·谒金门 ·浣溪沙 ·浣溪沙 ·满江红 ·麻姑之东涉千堆垅至射亭宿黄氏 ·四用韵十首 ·淯月下鼓琴用淳韵 ·秋夕 ·燕走马少卿口号 ·破阵子

6.和佛有关的古诗

《谒》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谒》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

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

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

7.与“佛”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宋·晁说之《闲居》

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2.宋·王义山《乐语》

移向慈元供寿佛。压倒群花,端的成清绝。青萼玉包全未拆。薰风微处留香雪。未拆香包香已冽。沈水龙涎,不用金炉爇。花露轻轻和玉屑。金仙付与长生诀。

3.宋·何耕《春日》

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折花修佛供,持钵乞僧馀。竟日无车骑,依时认鼓鱼。九衢尘一尺,吾自有华胥。

4.宋·苏轼《南歌子·卫霍元勋后》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峦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5.宋·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与佛相关的诗句

1、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

《仓央嘉措诗传》 2、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3、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 5、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7、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8、——“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9、扫地为何?为了净地。净地为何?为了静心。

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小西天狄道传奇》 10、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11、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

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12、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

」——觉乘 13、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14、佛,你所普渡的众生,为何没有我? 15、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 16、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17、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

——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18、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9、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

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0、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

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1、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2、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

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3、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4、”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5、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

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

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

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紫云轩 26、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7、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

《文心雕龙》 28、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

——傅翕 29、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30、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