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周南·桃夭》全篇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夭夭:花朵怒放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 故称“归”。

宜:和顺、亲善。

蕡(fén):肥大。有蕡即蕡蕡。

蓁(zhēn):叶子茂盛。

2.《诗经》中一首《桃夭》的全文翻译

译文:茂盛桃树嫩枝枒,开着鲜艳粉红花.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 【题解】 这首诗选自《国风·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华:古花字.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之,指示代词.①:蕡,音焚,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蓁蓁:繁茂的样子.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宜:和顺、亲善.1、夭夭:树枝柔嫩随风摇曳的样子.一说茂盛而艳丽的样子.灼灼:花朵鲜艳盛开的样子.华:同“花”.孔疏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华之盛.桃或少而不华,或华而不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这里用桃花来比兴,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易》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宋朱熹《诗集传》曰:“周礼,仲春令会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因为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过此就算不及时了.《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毛诗正义》曰:“礼虽不备,相奔不禁.即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者不禁是也.”又曰:“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繁育民人也.”结合到本诗中所表现的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而传说婚嫁年龄于此不著,认为不大可能是男三十,女二十.孔疏曰:“《摽有梅》卒章传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礼会而行之,谓期尽之法.则‘男女以正’谓男未三十女未二十也.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时行,则女自十五至十九也.女年既盛,则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 2、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女子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之子于归”一句,毛传曰:“之子,嫁子也.于,往也.”《说文》曰:“子,人以为称.”《尔雅·释训》:“之子也,是子也.”子,古代称男子,亦可称女子.《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郑笺云:“之子,是子也.御,迎也.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车皆百乘,象有百官之盛.” 桃之夭夭 3、宜:和顺、亲善.室:指夫妻所居.家:指一门之内.此句指善处室家和家人.“宜其家室”等句,郑笺云:“宜者,谓男女年时俱当.”《说文》:“宜,所安也.”《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齐诗》:“古者谓子孙曰孥.此诗言和室家之道,自近者始.”郑笺云:“族人和则得保乐其家中大小.”所谓的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妇.《左传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朱熹《诗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王先谦《集疏》:“《孟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上指其夫,故专言家,下论夫妇之道,故兼言室家.”其实,除开具体的细节上的区别,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很好解的,正是对于女子未来的家庭生活的美满祝福.4、蕡(fén坟):肥大.有蕡即蕡蕡.蓁蓁(音:真):叶子茂密的样子.蓁(zhēn真):叶子茂盛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毛传云:“蕡,实貌.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又云:“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这是对新娘的各个方面的赞美,主要还是突出了女子作为社会单位的夫妇组合的教化和功利的作用。

3.求诗经朗诵全集

1.诗经305篇朗诵_视频豆单合集_土豆网

诗经 朗诵 分类:科教创建:2009-2-22 22:50:07 更新:2009-2-22 22:55:09播放:3668 访问:599评分: 评论:0 订阅:4 把豆单播放器放到你的空间和blog: 豆单创建者豆单创建者 water_000123访问主页订阅视频0个视频 1人订阅 申请。

29K 2009-6-5 – 百度快照

2.诗经朗诵,MP3版~~好不容易收集来的~~_中纬度的泡泡

在这个垃圾小说盛行的年代里,这东西很难找的,读的比较规范的就更难找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就只找到这么几首,和大家分享一下下~~呵呵~~希望能抛砖引玉找到更多不错的《诗经》朗诵版~~ 下载方法:打开迅雷-文件——新建——在弹出。

/中纬度的泡泡/blog/item/54c06 。 69K 2009-3-15 – 百度快照

上的更多结果

4.因为您我们更加优秀诗歌朗诵视频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

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诗经》中的《关雎》[3] 《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5.【《诗经·桃夭》的鉴赏.越详细越好.】

赏析: 《国风·周南·桃夭》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1] 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6.【《桃夭》诗经国风周南诗中运用赋比兴哪种手法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

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

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

(《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

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

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7.诗经桃夭篇的诗歌鉴赏

【原文】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

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⑤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 ②灼灼:花开鲜明的样子。华:花。 ③之子:指出嫁的姑娘。归:女子出嫁。 ④宜:和顺,和善。室家:指夫妇。⑤焚(fen):果实很多的样子。 ⑥榛榛(zhen):树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果实累累坠树丫。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桃叶茂密色葱绿。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读解】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就像我们现在熟悉的、谁都能唱的《一封家书》、《同桌的你》、《小芳》一类的歌。 魅力恰恰就在这里。

它符合天地间一个基本的道理:简单的就是好的。

正如女子化妆,粉黛轻施的淡妆总有无穷的神韵,没有的地方总觉得有,有的地方总觉得没有。浓妆艳抹,厚粉浓膏,不仅艳俗,而且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疑心厚重的脂粉底下有多少真实的货色,或许卸下妆来是半老徐娘一个或满脸雀斑。

简单是质朴,是真实,是实在,是亲切,是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情思。刻意修饰是媚俗,是虚伪,是浮泛,是浅薄,是令人生厌,是古人常说的恶俗。

简单质朴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并且是至高的境界。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