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国风·王风·黍离》全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翻译】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梁已结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2.《诗经.国风.卫风.氓》原文

《氓》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跪求诗经国风原文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赏析(一)原文及注释、翻译彼采葛兮,①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彼采萧兮,②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彼采艾兮,④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注释: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

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

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译文: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二)《采葛》赏析本篇由于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歌说。

就诗论诗,视为怀念情人之作为妥。闻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

译文取闻说作男词。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

本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仿佛能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那发自心底的呼唤。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拨动千古之下读者的心弦,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审美价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

其艺术感染力的奥妙在哪里?拙作《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本诗“妙在语言悖理”,意思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怎能与“一日”等同呢?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原文】 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 土国城漕③,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陈与宋⑤。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⑥,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⑨,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⑩,不我信兮。

【注释】 ①镗:击鼓的声音。 ②兵:刀枪等武器。

③土国:国中挑填混 土的工作。 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

⑤平:和好。 ⑥爱: 语气助同,没有实义。

⑦契阔:离散聚合。 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

⑨于嗟:感叹词。阔:远离。

⑩洵:远。 【译文】 战鼓敲得咚咚响, 奔腾跳跃练刀枪。

国人挑土修漕城, 我独南行上沙场。 跟随将军孙子钟, 联合陈国与宋国。

不许我们回家乡, 忧愁痛苦满心伤。 哪里是我栖身处? 哪里丢失我的马? 让我哪里去寻找? 在那山坡树林下。

生离死别好凄苦, 先前与你有誓言。 紧紧拉着你的手, 与你偕老到白头。

可叹远隔千万里, 想要生还难上难。 可叹生死长别离, 山盟海誓成空谈。

【读解】 在家伺候公婆养育子女的妻子心有怨尤,在外从军打仗的征 夫同样心怀幽怨。原来无论男女,两情相依,两心相许,人同此 心,心同此理。

在从军打仗不知为哪般之时,身上的铠甲刀枪便 成了沉重的枷锁镣铐。一旦身死疆场,还不知魂儿变成了谁家的鬼。

对平民百姓而言,除非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之外,相见以兵刃, 全都是肉食者谋之的神仙事。肉食者偏偏把受苦受难卖命送死恩 赐给小民百姓,能不有怨尤吗?看看中国古代的诗史,诉说征夫 怨妇哀愁的歌诗如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蔚成奇观。

这足以说明神仙打仗百姓遭殃的悲剧实在大多了。 这让人想到二十世纪西方有个“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 明威。

此君也写过类似中国古代从军打仗的小说,比如《永别了, 武器》,主人公受伤之后迷惘不知为谁而战,悟到不知为谁的残酷 战争与追求个人幸福是两码事,于是偕了漂亮女护士逃离了肉食者们以为神圣的战场。 如果用这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豪的观点来看,中国古代 的征夫们的儿女情长,岂不是这世界上最早的“迷惘的一代”! 这可不是自作多情的牵强附。

4.《诗经·国风·王风·黍离》全文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翻译】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梁已结穗。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子实成。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