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小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 《“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

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

《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

《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 《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

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 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也可能根据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区别而分。

2.如何理解评析《诗经·小雅·黍苗》

这首诗是周宣王赞美召穆公(召伯)美德的诗。

周宣王,姓姬,名静。他是周厉王的儿子。

周厉王在位时期,对百姓横征暴敛,对外族不断发动侵略战争,以至于民怨沸腾。他还召来卫巫监视百姓的言论,一发现有人说自己的坏话,就杀掉他们,以至于到最后,百姓们见面之后都不说话,而用眼神交流。

周厉王却骄傲地称自己能够“弭谤”。召伯对他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他不听,结果发生了“国人暴动”的事件,周厉王遭到流放。

国人还试图攻击周厉王的儿子公子静,召穆公以自己的儿子假扮成公子静,才使得他逃脱。 周宣王(公子静)即位后,重用贤臣召穆公,国家形势才得以逐渐好转,延续了周王朝的天下。

为了有效地控制南方各少数民族,周宣王封自己的母舅申伯于谢地,并且派遣召穆公前去协助申伯治理谢地。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