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 思齐 翻译

〖原文〗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2.见贤思齐中齐的意思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示例】: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见贤思齐,回嗔作喜。 ◎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远的发展。【近义词】:取法乎上、见德思齐

【反义词】:不思进取【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进步

3.简答题:什么是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桃夭》、《定之方中》、《柏舟》、《君子偕老》、《伐檀》、《硕鼠》、《伐柯》、《东山》、《鸿雁》、《灵台》、《氓》、《七月》等.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分别为31、4、5篇.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子成说(shuō):和你立下誓言.此处“说”并不通“悦”字.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4.见贤思齐的意思

词 目 见贤思齐

发 音 jiàn xián sī qí

释 义 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

出 处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进步。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5.诗经中适合起名的诗句

益柔、念慈——《送杨氏女》韦应物,“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金庸金大侠都用这为他的小说主人公起名字,《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

紫言——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转了个音。

宛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妍姿——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弦思——晏几道《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南絮——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语晖——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放花无语对斜晖。

芳菲——陈亮《水龙吟》,恨芳菲世界,游人末赏,都付与莺和燕。

嫣然、香飞——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香凝——吴文英《风人松》,香有当时纤手相凝。

丹青、汉青、志丹、留丹——文天祥《过零汀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虚竹、竹心——白居易《池上竹》,竹解心虚即我师。

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

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荷风、荷香——孟浩然《夏日南享杯辛夫》“荷风送香气”。

双燕、燕南——欧阳修《采桑子》“双燕归来细雨中”。

雨娟——杜甫《咏竹》“雨洗娟娟净”。

香韵——崔道融《梅花》“香中别有韵”。

如梦、梦如——苏轼《也郊寻春》“享如春梦了无痕”。

梅妆——欧阳修《蝶恋花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35323366》“呵手试梅妆”。

月人——欧阳修《蝶恋花》“平林新月人归后”。

兰舟、晓风——柳永《雨霖铃》“兰舟催发”、“晓风残月”。

月桐——苏轼《十算子》“缺月桂疏桐”。

鸿飞——苏轼《十算子》“鸿飞何复计东西”。

悠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琼羽——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开琼莲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是诗经中的 但是个人觉得还不错 望采纳

6.思齐大任,父王之母

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题解]

赞美文王善于修身、齐家、治国,这同他祖母和母亲的教育、妻子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注释]

1、齐(摘zhāi):肃敬。《毛传》:“齐,庄。”

2、周姜:《集传》:“媚,爱也。周姜,大王之妃大姜也。”

3、大姒(似sì):《毛传》:“大姒,文王之妃也。” 《郑笺》:“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令。”

4、惠:恭顺。《郑笺》:“惠,顺也。”

5、恫(同tóng):痛。《毛传》:“恫,痛也。”

6、寡妻:嫡妻。《毛传》:“刑,法也。寡妻,适(嫡dí)妻也。”

7、御:《玉篇o彳部》:“御,治也。” 《集疏》:“刑寡妻,至兄弟,以御家邦,即身修、家齐、国治之道也。”

8、雍雍、肃肃:《集传》:“言文王在闺门之内则极其和,在宗庙之中则极其敬。”

9、射:厌倦。《通释》:“临者,临视之义。保者,保守之义。”

10、肆:故。戎疾:灾难。不:语助。殄(舔tiǎn):绝。

11、烈假:瘟疫。瑕:远。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不,语词。不闻,闻也;不谏,谏也。式,用也。入,纳也。言善言则用之,进谏则纳之。”

12、斁(杜dù):败坏。《集传》:“古之人,指文王也。”

13、誉髦斯士:《毛传》:“古之人无厌于有名誉于之俊士。”

[参考译文]

大任端庄又谨慎,她是文王老母亲。周姜为人最可爱,大王妻子住京城。大姒继承好名声,百个儿子先后生。

文王孝顺敬先公,神灵满意无怨恨,神灵放心无伤痛。他用礼法待妻子,一视同仁对弟兄,推行全国都遵从。

和和气气在宫廷,宗庙祭礼更恭敬。临朝理事最清明,不知厌倦保百姓。

大的祸乱已肃清,害人瘟疫不发生。好的意见都采纳,逆耳忠言也能听。

如今成人品德好,小孩也都能深造。文王教育不知倦,英才辈出个个高。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