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最后两句的特点和作用

楼主你好!

写记忆到来的时间没有一定的,虽然这拜访的突然,“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可是我却喜欢,因为“我们是老朋友”,它会在孤寂中带给我甜蜜的慰安。最后一节进一步说明了,自己无法摆脱这记忆的絮语,那些美好而辛酸的往事太使自己难忘了,除了自己“凄凄地哭了”,或是“沉沉地睡了”的时候。诗又骒以一种圆圈式抒情结构完成的,末尾两行又返回开篇的两行。但它比开篇在情感色彩上深化了:“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有美好的记忆固然是幸福的,但只靠记忆的忠实为友的人,内心又是多么荒凉和寂寞啊!诗人虽然没有说自己内心的寂寞和痛苦,但这种感情在种似乎是轻松快乐的调子中却显得深沉,更引起人们的思索。人们会带着同样的心境走进这首诗的感情世界。

希望对你有用,望采纳!

相关资料:/link?url=pTE3NIQAS_XXd4KeCSvXYYOkp4KXRDhqx9mWrG4FYr1PKtMtDDLyrrd4K6oE9IStNaa5zQETxEFEQfU_ySei-2aFYuyFvI9LmCnMvSPPXo_

2.再别康桥这首诗开头结尾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

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

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

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

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

“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

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

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

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

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

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

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

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

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

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

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

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

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

你得拿来澈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

)。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

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

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

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

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诗歌最后两句的特点和作用

楼主你好!写记忆到来的时间没有一定的,虽然这拜访的突然,“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可是我却喜欢,因为“我们是老朋友”,它会在孤寂中带给我甜蜜的慰安。

最后一节进一步说明了,自己无法摆脱这记忆的絮语,那些美好而辛酸的往事太使自己难忘了,除了自己“凄凄地哭了”,或是“沉沉地睡了”的时候。诗又骒以一种圆圈式抒情结构完成的,末尾两行又返回开篇的两行。

但它比开篇在情感色彩上深化了:“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有美好的记忆固然是幸福的,但只靠记忆的忠实为友的人,内心又是多么荒凉和寂寞啊!诗人虽然没有说自己内心的寂寞和痛苦,但这种感情在种似乎是轻松快乐的调子中却显得深沉,更引起人们的思索。

人们会带着同样的心境走进这首诗的感情世界。希望对你有用,望采纳!相关资料:/link?url=pTE3NIQAS_XXd4KeCSvXYYOkp4KXRDhqx9mWrG4FYr1PKtMtDDLyrrd4K6oE9IStNaa5zQETxEFEQfU_ySei-2aFYuyFvI9LmCnMvSPPXo_。

4.诗歌的三个特点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 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

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二)表达方法的抒情性。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的创作贵在自然 流露。

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抒情相比较,其表现特别强烈。 (三)语言形式的音乐性。

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 押大致相近的韵”。 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5.现代诗歌的特点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扩展资料:

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

1、徐志摩

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2、闻一多

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现代诗

6.诗歌的特点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我就回答现代诗歌的特点吧:

现代新诗,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语序倒置。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情感,或由于叶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往往要调整语序。如杜运燮《秋》:“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这里的“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就是“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过去了”的倒置。这样写,突出了夏季过去的时间意识。再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里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诗句突出了“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明乎此,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善于将倒置的诗句还原,以便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样,台湾诗人纪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节“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两句,将“每夜每夜”置于“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之后,强调了“轻轻地呼唤”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达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随意地省略,必备的成分必须交代清楚。而在诗歌中,为了使表达更凝练,更简约,使诗句更硬朗、更坚实,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让读者去体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如,舒婷的《神女峰》(第二节):“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里,诗人将“神女峰”这一陈述对象省略。其意为,诗人对神女峰“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的“美丽的梦”(神话传说),却留给了神女“美丽的忧伤”,进行了历史反思:“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诗人揭掉了“神”的面纱,将“神”还原为大写的“人”!和诗的结尾“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相呼应,凸现了呼唤人性复归的主题。再如,唐祈《老妓女》:“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生命在生活前匍伏,残酷的买卖,/竟分成两种饥渴的世界。”“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分别省略了“嫖客”和“妓女”,二者对比,寓意自明。

第三,词性转变。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如闻一多《口供》:“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句中的“坚贞”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转变成了名词。余光中的《碧潭》写道:“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句中的“玻璃”“舴艋”本为名词,在这里,余先生用作动词,其用语新奇,意蕴丰厚。红旗插上 谢谢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