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灵运诗歌的特点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anyan520025

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姓名:吴盼班级:10汉语言一班学号:1050110025摘要谢灵运被钟嵘《诗品》称为:“元嘉之雄”在我国文学史上“蔚为一祖”。他的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山水诗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也是独树一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本文就其前任的研究做个简单的归纳和探讨。关键词艺术风格清新富丽入景传神声色大开音调和谐情景交融正文谢灵运是南北朝时代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山水诗派鼻祖和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钟嵘说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综”;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王世贞说“谢灵运天质奇丽,运思精凿”。胡应麟说,“康乐清而丽”。焦竑在《谢康乐集题词》中说道其诗“离质木之音,而仍工商之桥”。黄节先生说:“汉诗浑成,无一定作法,至康乐明远,则段落分明,章法紧严矣。从古到今,研究和评价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的不计其数。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清新富丽鲍照云:“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敖器之云:“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黄庭坚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沈德潜曰:“谢诗追逐而返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以上评论都是说谢诗诗中既有清新自然之美和精工雕琢的富丽美。同时,还能返归与自然,结合山水。在谢诗中确有不少不假雕饰,颇得天然之趣的名

2.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谢灵运认真创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从此,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2)谢灵运山水诗的第一个特点是创造了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先叙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

(3)其第二个特点是在局部景物描写中表现情思韵味,朝着情景交融的方向发展,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

(4)谢灵运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注意到诗中画面的色彩和谐与明暗对比。汤惠休评“谢诗如出水芙蓉”。

(5)谢灵运山水诗有佳句而无完篇,存在运用典故成句过多、节奏冗缓等不足之处。

3.谢灵运的山水诗有什么特点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

祖父是谢玄,他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他热衷政治权势,到了刘宋时代,感到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威胁,政治欲望不能满足,心怀愤恨;因此在永初三年作永嘉太守以后,就肆意游遨山水,民间听讼,不复关怀。

后来更干脆辞官回会稽,大建别墅,凿山浚湖,经常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到处探奇访胜,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 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作永嘉太守以后写的。

在这些诗里,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例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儋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佛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这首诗写他从石壁精舍回来,傍晚经湖中泛舟的景色。

很像一篇清丽简短的山水游记,语言精雕细刻而能出于自然。 “林壑”、“云霞”两句写薄暮景色,观察入微,深为李白所赞赏。

但结尾依然残留玄言诗的痕迹。又如《石门岩上宿》:“朝搴宛中兰,畏彼霜下歇。

瞑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倶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这首诗写他夜宿石门,期待知音的感受和山中夜静的环境气氛,相当成功。诗中除借用楚辞的比喻外,没有任何玄言佛理的辞句。

但是,像这样把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得比较好,玄言佛理成分也不太多,艺术风格较为完整的作品,在他诗中为数很少。 他的山水诗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散见在各篇中的“名章迥句”。

例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 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

4.谢灵运的诗歌赏析

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

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0343236)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 谢灵运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简述谢灵运特点

简介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文学成就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作品

谢灵运除诗歌外还有赋10余篇,其中《山居赋》、《岭表赋》、《江妃赋》等比较有名,景物刻划颇具匠心,但成就远不及诗歌。谢灵运早年信奉佛道,曾注释过《金刚般若经》,润饰过《大般涅经》,有《辩宗论》为其阐释顿悟的哲学名篇。谢灵运还于元嘉间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著录36卷,已佚。《隋书·经籍志》又著录有《谢灵运集》19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谢康公集》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另有明代李献吉等辑刻的《谢康乐集》。近人黄节也作有《谢康乐诗注》等。

6.谢灵运的诗歌赏析

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

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

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 谢灵运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

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

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7.陶渊明与谢灵运艺术特色之比较

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 对于陶谢的诗歌艺术,既可作横向的比较,又可作纵向的比较。

横向的比较,是把他们放到同一个层面上,静止地比较其艺术的异同。纵向的比较,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考察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变化及其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后一种方法。 论年龄,谢灵运比陶渊明只小二十岁。

论诗歌艺术,他们却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陶渊明结束了一个时代,谢灵运开启了一个时代。

但是因为陶谢一向并称,这个区别反不被人注意了。 文学史上通常将魏晋南朝作为一整个时期来研究。

其实,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至少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看来诗风是古朴的。

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

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高峰。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

正如明陆时雍所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镳乎。”①汪师韩曰:“何仲默谓:‘古诗之法亡于谢’,洵特识也,独不当先谓诗溺于陶耳。

②我们如果研究诗人的系列,很明显地,陶渊明属于阮籍、左思等老一辈诗人的行列;而谢灵运则属于沈约、谢脁等新一代诗人的队伍。诗风嬗递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

在晋宋之际,谢灵运代表了诗歌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在生前就赢得极高的声誉,死后又受到普遍的推崇。沈约修《宋书》,单独为他列传,并在他的传后写了一篇长论,论述了自先秦至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可见谢灵运在南朝文坛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若论诗歌的艺术成就,谢灵运显然远不及陶渊明,但他迈出了必须有人迈出的一步,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谢灵运所开创的新诗风,就没有唐诗艺术的高度成就。

没有谢灵运等人潜心于艺术技巧的研究与实践,就没有唐诗的多彩与多姿。评论家们一致认为盛唐的杰出诗人王维得力于陶渊明,殊不知王维得力于谢灵运的地方也不少。

王维是继承了陶谢这两种诗歌传统,再加以发展,才创造出足以代表盛唐山水诗的作儡。广而言之,整个盛唐诗歌也是吸取了这两种传统的精华,才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写意转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主要是写意,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就拿“山水”来说,《诗经》三百零五篇没有一篇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山水只是作为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这种情况在《楚辞》里也没有多大变化。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观沧海》,中国诗歌史上才有了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此后,诗中的山水描写虽然逐渐增多,但仍然是以写意为主。陶渊明就是一个写意的能手。

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所谓“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朱熹语)“如风吹水,自成文理。”

(黄彻引东坡语)陶渊明虽被称为田园诗人,但陶诗里写景的句子并不多。陶集中称得上是山水诗的只有一首《游斜川》。

乔亿说:“陶公尝往来庐山,集中无庐山诗。古人胸中无感触时,虽遇胜景,不苟作如此。”

③陶诗是写心,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他根本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以及形似与神似。

这种情况到谢灵运遂发生了变化。在谢诗里,山姿水态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穷貌极物成为主要的艺术追求。

陶诗里互相交融的情景,在谢诗里割裂了。谢灵运着力地勾勒描绘,想把山水四时、朝昏、阴晴的变化一一地再现出来,达到巧似的地步。

他不满足于陶诗那种浑然天成的境界,他要分解,把景物分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显示给读者。且看下列诗句,是何等费力地在摹写物象: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 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 时雨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谢灵运讲究炼字,喜用骈句,注意色彩的对比和构图的和谐。

“白云抱幽石”的“抱”字,“绿筱媚清涟”的“媚”字,“远峰隐半规”的“隐”字,“林壑敛暝色”的“敛”字,这些动词都是锤炼而成,决非脱口而出。以“洲萦”对“岩峭”,以“夕曛”对“晓霜”,以“空水”对“云日”,以“云霞”对“林壑”,也处处显示了谢灵运的匠心。

《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受这段话的影响,后人常以“自然”二字评论谢诗,细细想来是不够恰切的。

所谓“自然”,只是相对于颜延之而言,决不能概括谢诗的风格。真正当得起“自然”二字的是陶渊明,而不是谢灵运。

方东树说:“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④是很有见地的。

从启。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