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这个世界上已有太多的故事,每天也在发生各种离奇古怪的事儿,但真正有营养的事儿,不多。

有的事儿,说了白说没意思。

有的事儿,根本不能说不让说。

有的事儿,不改改没人听。

有的事儿,不改改不敢听。

许多人在意的,是他们“看”到的真相是否有趣来作为生存和生活的调剂,是否有营养,谁会真正关心和在意呢?

譬如所谓寒暑假作业。学校和老师布置作业很热情,但到批阅的时候,要么干脆不看,要么就让几个班干部代替他们检查一下完成情况。本来嘛,一个班五十人两班上百人,每人交上来那么一大摞东西,都逐字逐篇认真批阅的话,光这个就不知要改到猴年马月,遑论新的更多更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了。学霸们根本不需要依靠这种作业来巩固知识,不爱学习的人也很难靠这种作业进步。你能保证作业不是抄的?不是为了应付而乱写的?……除了徒增彼此的过多负担,这样的作业真的有多少营养呢?还不如让学生好好利用假期,多参与些与单纯书面作业无关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来培养、增长、拓展、丰富其它方面的能力,也更利于全面发展。或许它的目的在于学生自己完成的过程而不在于老师批改的结果吧。

学习和教育一样。强扭的瓜,瓜和蔓,都别扭,都憋屈。

社会的时事新闻有时反而可能更有营养,可以让你真正及时了解到人性的善良抑或是丑恶、丰富与复杂。

人们总是喜欢英雄,也崇敬英雄,因为英雄会做大部分人不敢做的事儿。

但除了风华正茂意气方遒的同学少年,很少有成年人会再喊自己想做英雄了,因为做英雄意味着奉献和牺牲,甚至要与歹徒同归于尽。

人们歌颂过他们一番后,又有谁会真正记得他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实际上平头百姓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没人说他们个不是。英雄难做,小人好当。我们更应该击掌鼓赞英雄,而不是自我代入为小人寻求开脱。不是我做不了英雄,所以小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从来不是的。人性有丑陋浅鄙自私的一面,很多人在对待那些看似不公之事时,仿佛事不关己,除了看热闹,无非就是:

冷漠,冷漠,和冷漠。

人的善良,往往只是站在自己角度的感性。想要感动别人,就先感动自己,好人之间才相互感动,人就是这种感性且复杂的存在。

小时候,怕鬼,据说他们面目可憎。

长大后,怕人,哪怕他们衣冠楚楚。

可能是我见得多了些想得多了些,在我的世界里,有很多聪明人曾被扣上过“激进”的帽子,他们如此卓越,超越于时代却遭到鄙夷,有的被称为异教徒、疯子、白痴,乃至被杀害。“愿吾生儿愚且鲁,平平安安到公卿。”愚蠢的人,经常会赢的。真正的愚妄者、甘于与其为伍的懦夫、以及别有用心的组织者,往往出于维护自身狭隘的既得利益,结成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处死过民族英雄,烧死过伟大的科学家,逮捕过在学校教授进化论的老师,甚至作为代办和奸贼试图摧毁本民族的文化,以至于数千年礼乐诗典丧失殆尽,成为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绊脚石、敌人和笑柄。

《道德经》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又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梦想,总是丰满的。

而现实,谈不上多骨感。

一时一人的鸡血,注定是有限的。

有时候,能呼吸,能听见声音,能坐在这里磨磨洋工,读读书汲取营养,打发一下有味无味的光阴。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吧。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