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声音好听“诗句

1、李贺 《李凭箜篌引》——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白居易 《长恨歌》——霓裳羽衣曲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秦观 《临江仙》——瑟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4、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古琴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5、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顾况 《郑女弹筝歌》——古筝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7、无名氏 《琵琶》——琵琶 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

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

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8、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骡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解释: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对各种感觉的等级作了分类,认为听觉最为纯粹,与此相关的声音具有“抽象的物质性”,标志“从空间向时间”和”从物质向观念的过渡”。 在信息闭塞的中国古代,能把耳朵听到的各种知识和消息融会贯通再用口告诉他人的人,就是圣人,”圣“繁体即作”圣“,听觉体验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世间多景,常景奇景,声景美景,世间辽阔,时间又渺茫,人人皆心有感念。有才情的人作诗词记述,写下“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超越茫茫时空中求得“知音”。

若干年后,在某时某地,也许有人在一瞬心有灵犀。

2.描写人物声音好听的句子

1、她的歌声就是那传说中的天籁吧,如翠鸟弹水,如黄莺吟鸣,她的声音已经把我们都给感染了!暖暖的,流进心田,许久后才发现,这美妙绝伦的歌声发自于她的心里。

2、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 …”

3、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谷中黄鹂的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沉醉其中。

4、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3.形容一个人的声音很好听的句子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wangjingokay

描写人声音的句子 1、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2、丁丁冬冬的一夜雨声,敲起了春耕的锣,擂响了播种的鼓。 3、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任何声音比它再大了!大炸弹的爆炸,火车的吼鸣,暑天的霹雳。海洋里的惊涛骇浪,这一切如果和这里的响声比起来,只不过折了一根小树枝。咬了一粒黄豆粒,一声牛叫差不多。 4、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5、忽地,淙淙的流水声悄然传来,混合着眼前深深浅浅的极富生命力的绿,组成一曲绝妙的乐章。我循着溪声,来到这清澈的小溪边。 6、他邪恶而俊美的脸上噙着一抹放荡不拘的笑,声音冷冽,犹如千年寒冰。 7、钢琴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跳跃的音符;这优美的旋律;这美妙的乐谱;这平滑的琴键,一直伴随我走过了六个风风雨雨,六个春去秋来。 8、忽然一阵风吹过,把瀑布的下半截高高飘起,碎成粒粒玉珠,向四方喷散,在阳光照射下,幻出道道彩虹,炫人眼目。 9、她说话的声音像百雀羚鸟般婉转清脆。 10、这个女孩的声音如黄莺般声音美妙,使人陶醉。 11、钢琴的音色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3623765是单纯而丰富的,柔如冬日阳光,盈盈亮亮,温暖平静。清冷如钢珠撒向冰面,粒粒分明,颗颗透骨。烈如咆哮的深海,荡人肺腑,撼人心魄。深如暗夜,有声若无声,自有无底的力量漫向天际。 12、雨雾纷纷,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

4.有哪些描写人的声音好听的词语咧

描写人的声音好听的词语有:

娓娓动听,悦耳动听,声如莺啼,莺声燕语,细声细气,弦外之音,高山流水,笑似银铃,陶醉不已,宛转悠扬,抑扬顿挫,洋洋盈耳,袅袅余音等等。

扩展资料:

下面是几个比较常用的描写声音好听的词语和解释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66264:

1、娓娓动听

【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2、宛转悠扬

【解释】: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出自】:鲁迅《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3、莺声燕语

【解释】:莺:黄丽。燕子的话语,黄丽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4、声如莺啼

【解释】:形容女子有美妙的声音或歌喉。

【出自】:辛弃疾 《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水浒传》第八一回:“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5、袅袅余音

【解释】: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5.形容男人声音好听的诗句

1、温暖从背后慢慢的包围过来,耳畔传来他的声音,有点低哑的,却带着说不出魅惑,每个字从他的薄唇中吐出,听在我的耳中,都仿佛下着大雪的十二月倚窗而坐,独自品尝一杯热气腾腾

的蓝山咖啡,袅袅的咖啡香弥漫着,温热的液体体贴的从口中划入喉咙,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2、他的声音声音低沉浑厚,富有磁性。

3、他说话的声音磁性、温柔,像是重力的吸引,每分每秒都想向他的声音靠近。

4、他的声音声音让人着迷,很有磁性,显得很稳重,给人一种安全感,感觉很踏实。

5、他说话的声音如夏日般热烈的呼唤,融化了我整个冬天的冰凉,如暴风袭来,让我不能呼吸。

6.描写声音的诗句

1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 鲁迅有《赠人》(其二)诗:“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3 古筝诗词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萧纲《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苏轼《甘露寺弹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沈约《咏筝》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李白《春日行》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张九龄《听筝》明月照人古,开帘弹玉筝。常建《高楼夜弹筝》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看消画烛幽。

廖融《退宫妓》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李白《邯郸南亭观妓》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崖。

李商隐《无题四首》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李商隐《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李白《古风》之五十四万松亭下清风满,秦声一曲此时闻。

刘禹锡《伤秦妹行》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玉涯《秋夜白居易有近20首诗提到筝,在《筝》一诗中,描写了一女筝手的精妙表演:“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张牯在《筝》里有两句“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写出了古筝音色如水的特点。更有李端在《听筝》中写了三国的故事“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待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诗中把周喻精通音律的技艺呈现在人们眼前。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杜甫 后出塞)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的〈琵琶行〉。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