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46年),占地350公顷,相当于5个故宫的占地面积。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扩建于雍正,鼎盛于乾隆,最终随着清王朝的衰败而如一颗明星般坠落。它的美丽让人叹为观止,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由此可见其魅力。

圆明园内湖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园子,这时的圆明园只是畅春园一处园林,“圆明园”这个名字是康熙起的,“圆明”二字指“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圆明园平面图

雍正登基后,在圆明园南部增加了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其后在赐园的东、西、北三个方向扩展,建筑水榭楼台、曲水回廊等景观。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既有宏伟庄严的宫殿,也有灵动精致的亭台流水点缀其中,圆明园的格局在这时基本完成。

鉴碧亭

乾隆时期的圆明园达到了鼎盛时期,除了扩建和调整圆明园景观外,还扩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并称为圆明三园,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圆明园。说到乾隆,我们不得不感叹一句,投胎确实是个技术活。即便都是投生帝王家,也不是每一个都能有乾隆这种好运气,皇爷爷和皇阿玛给了他一个太平富足的国家,让他可以西巡五岳,东巡岱岳,甚至数次下江南。

所以乾隆时期的圆明园建筑群是兼容并济的,既有北方建筑的厚重,也有南方建筑的精致。同时乾隆还在长春园北侧引进了一片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不过这片建筑群虽然以西洋的方式呈现,但仔细看不难发现很多中国的传统手法,这也是一种中西结合的体现。

不得不说,乾隆是一位非常热爱艺术的皇帝,而艺术其实是没有界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圆明园在他手中,才能集天下园林之大成,无限隽美,成为万园之园。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个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中的地位。

海晏堂

如今的巴特农神庙只剩下几根柱子,而圆明园也只剩一片遗迹。这是历史的一声哀叹,也是时间留下的疤。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