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清政府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闭目塞听,对飞速发展的世界茫然无知,整日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难以自拔。终于,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清政府的大刀长矛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比起来,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因此在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而也正是这个时候,国内很多开明人士开始主张学习西方之长,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图自强。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和淡化了以“夷夏之防”为核心的华夷观念,重新审视西方各国,主张探访“夷情”,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这一点,充分表现了近代中国对世界认知思想的萌动,也是当时先进人士寻求救国真理的宝贵尝试。而在这些先进人士中,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主要代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林则徐还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那么,林则徐到底是做了啥呢?为何会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呢?归结下来,大致有以下两点!

一、设立翻译馆

在广东禁烟期间,林则徐就在属衙中设立了翻译馆,并大胆聘用熟悉英文的洋行买办、引水、同事等,以此来了解“夷情”。此外,林则徐还通过各种途径,将外国的图书报刊悉数翻译为中文,以获取所需资料。公元1839年,林则徐广泛收集了在澳门出版的外文报刊,翻译其中有关鸦片贸易,以及英国政府动态的评论等等,并将其汇集成《澳门新闻纸》,誊抄数份,作为禁烟和备战决策的参考。

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虽然此事在后来成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不过此举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对国内禁烟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虎门销烟运动还增强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促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殖民列强的丑恶嘴脸,从而唤醒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

二、编撰《四洲志》

林则徐设立翻译馆后,大力招揽人才,随后翻译了英国人“慕瑞”于1836年在伦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以此为基础,编辑成了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世界史地译著——《四洲志》。关于“四洲志”这一名字的来源,主要是沿袭佛经里关于世界的传统说法,即“四洲”。

全书总计有八万多字,概述了五大洲三十余国的基本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各国的地理和历史沿革介绍得十分简略,但是对军事、财政、税收、政治、外交、官制、人口等现实问题叙述得非常清楚。当然,这也充分体现了林则徐的务实态度和现实主义精神。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探寻西方世界的努力中,林则徐真不愧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小结

其实除了林则徐之外,还有很多人都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具体提出从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学习西方的长处。当然了,这些人学习西方以图自强所做的种种努力,充分体现了鸦片战争时期先进的中国人民亟欲了解西方世界的迫切心情。

当然了,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虽然是有限的,但是这也表现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正确方向,为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