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卫风氓》中,“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他是一个男人,其次,他是一个结过婚的人。

他似乎是一个有车的人,但车有可能是借别人的。后来,他似乎穷了,因为女主角“三岁食贫”,物质生活不怎么样,也有可能是他不给她饭吃。

他家住顿丘附近或比顿丘更远的地方,和女主角一起长大。

他看起来是一个老实人,因为“氓之蚩蚩”,其实则是一个在某些时间脾气不好,有点粗暴的人,因为他“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对女主角有打骂之嫌。但可能不是他本意,而是因为婆媳间的永恒矛盾,他妈指使他打媳妇。由此推断,他也不是一个怕老婆的人。

他像多数男人一样在谈恋爱时是一个浪漫、甚至羞涩的人,因为他假装抱着布来换丝,其实是来提亲。

他像许多男人一样是一个在婚前或结婚时说了自己做不了的承诺的人,他最终抛弃了女主角或和她离了婚。但有可能不是他的错,有可能是因为女主角不会生儿子或其他原因。因为女主角回到家后,遭到她娘家人的嘲笑。

但也有可能,女主角是一个独立的,不为当时世俗所容的人。

最后,如果这首诗不是别人而是女主角自己所作,那么氓一定是个没文化没情调并且不懂欣赏有文化有情调的人的人,因为自己的老婆是个女人,身边放着一个女诗人却抛弃了她,睁眼瞎啊。

以上纯属个人推断和猜测。

2.《诗经》中的《卫风 氓》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叙事诗.一 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

二 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三 《诗经》开创比、兴的艺术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