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国纺织生态
自创立以来,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从制度效能出发,从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下手,成效显著。
2014年11月1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在成都市召开,作为分论坛之一的“行业创建·纺织论坛”暨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会在分会场进行。来自环保部、中国生态文明研促会、中纺联、节能减排示范企业代表以及院士、专家共计90余人出席纺织分论坛,首次在行业层面深入讨论“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与机制、路径创新”。
2015年1月16日,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第一站——走进互太。从2002年到2015年,互太公司研发和实施的节能环保项目有几十项之多,光在环保节能上的投资就已经超过了6000万美元。这些投入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不仅减少了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优化了产品品质,赢得了长期稳定的客户订单和良好的声誉。
2015年11月7日,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第二站——走进万事利。作为行业标杆,万事利集团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率先提出了“控源头,抓两边,提中间”的企业生态发展思路,构建了丝绸面料整个生命周期“供应链生态要求——绿色生态印染——产品循环利用”三个阶段的生态体系。同时对供应商进行全方位的生态供应链考核,重视高端产品设计及绿色产品研发,生产上引进国际核心技术,已经做到节约用水30%,减少化学助剂用量10%。此外,还开展了物料平衡、水平衡和能源平衡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园区内先进设备占比80%以上,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及工艺技术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2016年7月30日,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第三站——走进山东鲁泰。鲁泰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全球顶级品牌衬衫制造商,拥有从棉花育种、种植到纺纱、漂染、织布、整理、制衣生产,直至双线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鲁泰公司从成立开始已开发了600多项新技术,其中9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每年还支持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用于“济困、支教、助学、赈灾、敬老和社区支持”,累计投入近2亿元。专家通过现场考察及材料评审,依据“培养和创建纺织行业生态文明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一致认为鲁泰公司符合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各项要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6年12月14日,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第四站——走进湖北嘉麟杰。湖北嘉麟杰是集针织、印染、研发和产学研基地于一体的,专业从事各类高档织物面料和户外运动型成衣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是花园式的厂区,还是井然有序的织造、整理、染整车间,验证了湖北嘉麟杰从成立起就树立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专家通过现场考察及材料评审,依据“培养和创建纺织行业生态文明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一致认为嘉麟杰公司是产业转移和新建企业的示范样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8月13日,中纺联环资委与工信部电子五所在佛山召开了“纺织行业创建绿色工厂交流研讨会”,会上,纺织行业作为中国绿色制造发展的先行者,首次提出了纺织行业绿色工厂创建应遵循“五化原则”:即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绿色工厂应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废物资源化评价原则来进行创建。
2017年11月,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第五站——走进江苏东渡集团。这家企业以研发、品牌、生产物流为主体,集织造、染色、印花、后整理、绣花、成衣、水洗一条龙服务的大型纺织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生态产品研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8年12月18日,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第六站——走进湖北黄梅举办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暨节水技术交流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代表、纺织企业家代表、人民政府代表分别作主题演讲;举行黄梅县纺织产业绿色发展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中国纺织生态万里行授旗、授牌仪式。此次活动旨在帮助黄梅企业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和水效领跑行动,进一步做好节水宣传和技术交流,推进县域绿色发展,逐步增强和扩大纺织行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