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恩迪亚家族的不通人性、不懂爱情的通病将他们带入了更为深刻的孤独。下面是张承辉给大家整理的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精华,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精华1

之前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从题目初步自我判断了这一本书,或许是悲剧,更或许是历史沉积的悲哀,没有想太多而去接触这一本书,一切刚开始只是为了了解是否那么悲伤,是否那么哀愁,不知道读这本书会多坎坷,只是想知道百年孤独的那一份感受。

可以说,一开始去看这本书,只是因为在高中时期闲时看杂志的那些日子里,我曾经从各大媒体普天盖地的宣传中了解到有那么一本如果你在人群前说出来你读过你会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由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写的书。后来,又曾三番五次在报纸上看到有人介绍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才有了我后来去借这本书来读的出现。

阅读《百年孤独》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大量相似而不相同的人名,很多时候都让我搞不清谁是谁,很多看似科学但又略显荒诞的事。几次我想放弃但最终都抱着一种不想半途而废的心情来继续。直到有那么一个早晨,略显灰沉的天气弥漫着无边无际的雾气,我翻到了最后的一页。男主他揭开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那本书,发现他所在那个马拉贡的历史正被一阵龙卷风吹走,而过往的那些所有历史,都将会渐渐消散。我彻底震惊了,心中为作者的巧妙构思而叹服。文中布恩迪亚家族的所有人虽然生活态度人生报复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无疑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太过于独立,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了别人。可以看得出,这个家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父妻、父子、母子、还是兄弟,他们之间都缺少了必要的沟通,以致于总有无穷无尽的矛盾;他们太过在乎“自己”的这一个角色,最终导致了是他们悲惨的人生。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因精神失常而被绑于树下,最终死亡。第二代两个儿子,一个因革命的失败而终生自闭而死,另一个则是在家被枪杀。

孤独,正是这部书真正的主题。作者在这里通过运用家族中不同性格人展现出来不同形式的孤独,通过马贡多这个由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来创建的小镇来缩略地展现出来了南美洲的那种孤立于世界,想与外面世界建立联系却又被外面世界残忍对待的缩影。并且,作者在末尾用一个富具想象力的结尾来去做了一个预言,如果南美洲的人民再不去做出改变,那么,他们的结局就会如文中的马贡多一样,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再存有任何的历史。

悲惨的人生,百年的孤独,或者,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现实,这就是讽刺,这,就是所谓的悲哀。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精华2

生命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历程。孤独的宿命围绕着这个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仿佛预示着他们将有相同的命运。一是死于非命,二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孤独中退化。他们也曾试图用他们的方式突破独孤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的沮丧。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是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终点将回到起点,让人感觉到巨大的苍凉与悲哀。”越文明,越孤独。

在当今社会大染缸中,有多少人被染黑了心,染红了眼。我们逐渐开始懂得随大流,开始应社会的需求的需要,逐渐开始盲目的去迎合他人,慢慢的失去自我。我们在这个社交圈中我们害怕孤立,畏惧孤独,也渐渐丧失自我。社会中,更多在喧闹之后离散不再聚首,烟花散尽后独仰冷寂星空。人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应学会享受孤独,有自己的独立的认知和思考。

在芸芸众生中,敢于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他人的闹腾,你却不关心冷落孤寂,像一朵花在荒凉沙漠中,不愿向着微风吐馨。只有学会忍受孤独,思想才能更加独立,才能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中,不随波逐流。记得宫崎骏说过“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

与世隔绝的背后是更独立的与时俱进,而不是仅仅活在自己的世界。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孤独与无聊,寂寞是不同的,孤独是拔于流俗的清醒思考,是难得的自我反省与观察他人的契机。人生自有路,不惧险与独。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只能把理想寄托与自己精神世界,默默的承受着一切,百年孤独就像是宣泄的世界的模特。就像书本中的乌苏拉尔,她孤独了一生,却坚强了一生,她看遍了子孙三代荣辱兴衰,明白世事变化,却从未忘记自己的本心,坚持着自己的尊严与规矩,她从未庸俗过,从未像家里强壮的男人妥协过,没有像新事物的变化低头过,她的生命,满是花海。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的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精华3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

这是《百年孤独》中将近末尾时的一句话,它前后呼应地总结了一个家族在百年之中的开始和结尾。读过这本书的人无一不惊叹于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才华与想象。是啊,在历史的河流中,有多少家族就像小说中的布恩迪亚家族一样消失了,我们无法统计得知。但我们总会想,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的家族其实也会在历史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想到这里,我们才会理解作者的苦口婆心。我们在这世界上走一遭,其实能为世界和未来的人类东西并没有多少。相反,如果我们肆意挥霍地球的资源反而会断送整个人类的未来,毁灭整个人类的家园。然而,物欲,就像毒瘾一样,正在使地球颤抖,使人类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渊。

言归正传,文中的主角们在生活中总是不由自主的对某些事物上瘾,或者说形成习惯。奥雷连诺上校年轻的时候爱上了发动战争,但他发动战争并不是为了建立理想中的政府,而只是单单为了自豪感,荣誉感。在他晚年的时候,他又重新做起了青少年时期爱做的金鱼,他做好几条金鱼后又将它们融化掉,这些情节,与其说是在消磨时光,不如说他对重复这些事情的过程上了瘾,就像吸毒一样。上校在战争中生了17个儿子,之后17个儿子又在动乱中被打死。上校的母亲乌苏娜活了一百多岁,但她的一生似乎只是在不停的做家务。而上校的父亲的后代的名字里几乎都包涵奥雷连诺或阿卡迪奥。上校的妹妹阿玛兰塔性格怪癖,他的兄弟阿卡迪奥喜欢收集财富。但是,在时光的洪流中,上校的战争消失了,阿卡迪奥的财富消失了,阿玛拉塔的怪癖消失了。一切使我们上瘾的东西都会消失,甚至,我们认为不可战胜的时光,其实也不存在。

文中,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与普鲁登希傲·阿吉廖二的亡魂和巫婆皮拉·苔列娜(上校与兄弟阿卡迪奥共同的情妇)的存在,让我对魔幻现实主义兴趣盎然。鬼魂,也会变老吗?灵魂真的可以遨游世界吗?人真的可以预言未来吗?小说的结尾是第五代人和第六代人的结合,呼应了第一代人布恩迪亚家族近亲结婚的情节。从而使读者产生一种误会—-时间在沿着一个圆周流淌。

读完整篇小说,我在想,时光也上了某种瘾吧?历史之中,有多少事情是相似的啊。嫌贫爱富,恃强凌弱,鸡飞狗跳,一地鸡毛,花开花谢,生死存亡······等等等等。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精华4

终于在各种晦涩难懂和初感兴趣以及不断强迫自己的过程中读完了。巨大的孤独感和沉重感,六代人重复孤独与衰败,给人一种无力挣脱的宿命感,所有人在孤独的宿命中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挣扎,老何塞的探索求知,上校的反抗斗争,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潜心专研,奥雷里亚诺第二的放纵滥情,贝丽卡情爱孤独,贝丽卡的自相矛盾,乌拉苏尔的热情坚守,最终都走向一样的结局,孤独。所有的挣扎都没有意义,都是周而复始的从有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抗争孤独,到自闭,到被人遗忘,再到走向死亡。这种无法挣脱的宿命感才让人真正感到结局的悲凉。

感叹于作者的诸多文学才华:

一个是在对细节的把控上,比如橙色圆盘代表死亡的预兆,蓝色的墙壁,蓝色的选票以及蓝色的信封所代表的新事物对小镇的吞噬,上校心中那个父亲带他看冰的下午,何塞阿尔卡蒂奥脑海里被看到枪杀刑行的场景,不断重复的三千人死亡,贯穿全文的羊皮卷,乌拉苏尔口中的猪尾巴孩子等等作者有意刻画的细节,都让人在这漫长的百年事件中找到了连接点,前后的对比与衔接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二是作者的想象力,隐隐约约终于好想知道一点儿魔幻现实主义的含义了,基于现实,用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巨大的百年孤独,对虫子,蚂蚁的诸多细节刻画,对不同的人的孤独的想象力,对每个人死亡的不同形式,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又不千篇一律,引人无尽的思考。

三是作者对于孤独的刻画。不曾感到突兀和雷同,对于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着墨不多,看似冷静周到的第三者叙述反而增加了悲凉的色彩,给读者更深刻的反思,无论是夸张的环境描写还是细节刻画都恰到好处,世上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百年孤独了。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精华5

面对这样的作品,当你没有能力读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读懂。不要逼自己去面对那些看似纷乱的情节,不要强迫自己搞清楚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关系,不要翻来覆去的理清某些相似的名字不同的人物。这些屏障存在于那里,已经说明你无须去读它,起码是当下,无须去读。就像高中的我,因为好奇买下来它,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为了所谓的一点点虚荣心去阅读这部作品,很认真地读,它却让我恐惧。翻了两章,便不敢再拿起来看。

和很多人的经历相同,我把它放在书架的最顶层,记忆里告诉自己,我读过它,然而不过如此,因为我没有看下去。

几年以后,经历了许多不想经历的事情,从一个故作孤独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开始明白孤独的人。却没有了过往的浮躁,在一个清冷的午后重新去阅读它。

你仿佛重新发现了一个被废弃已久的宝藏。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却像滔滔江水一样一波一波的撞击你的心灵。睡梦中还会赞叹怎么会有这样环环相扣精彩绝伦的叙事方式。冷静旁观的口吻,读罢却激起心底最深处的苍凉。

因为年少的无知与浮躁,我差一点错过了它。所以当你还未尝过痛苦,当你还未开始尝试看透生命,请好好的收着它,不要读它。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精华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