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头村

“走进农村文化大礼堂,感受农村文化”——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带着疑问和无限的遐想走进了目的地——。

刚下车,就有一位大伯热情地迎了上来,他就是张路前大伯,我们这次活动的向导。在张大伯简单的介绍之后,我们进入了本次活动的第一站:参观湖头村文化礼堂。刚走进礼堂楼梯才几步,我就发觉,今天上楼梯怎么特别轻松。低头仔细看了看,原来这里的台阶比平常的要宽且平缓。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呢?带着疑问,我快步跑上二楼。这时,我看到一个“老年活动室”的牌子,顿时,我明白了。原来这样设计是为了方便老年人行走,真是细微之处显真情,想到这里,我心里倍感温暖。

走到三楼进入礼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善美讲堂”四个金色的大字。张大伯说这里不仅是村民们开会的地方,而且还是个各大中小学的研学基地,我不禁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紧随着张大伯的脚步进入了民俗文化馆,只见馆内陈列了各式各样的旧时的生活用器。张大伯说:“这些都是各户人家祖上传下来的用具,有些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连我们本地人都不一定说的出来它们的用途。”话音刚落,同学们可都来劲了,一边互相猜想,一边请教张大伯,我一边听,一边暗暗赞叹旧时劳动人民的智慧。虽然这些工具比不上现在的电子产品先进,但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至少在当时是很有用的。

我还对其中几种用具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个“冷淘铜模”。一根六十公分左右高的木头,有我大腿那么粗,顶部放作文 置着一个铁质的蜂窝状的圆盖,底部一圈紧箍着宽大的厚厚的铁片,铁片上有三个眼,木头是中空的。难以想象,冷淘是怎么从里面出来的。又如“站筒”——大人干活的时候用来“关押”孩子的地方。此桶上口小下口大,桶边上挂了些玩具,这样的话,小孩子站在桶内玩,桶不容易翻倒,非常安全;在桶的底部往上三分之一处,安了一个隔板,到了冬天的时候,在底部放一盆炭火,小孩子站在桶内隔板上,非常暖和。“以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我要多向前人学习钻研知识的能力。”

走出文化礼堂,我们来到了今天活动的第二站——乾西湖头村最有名的小西湖。瞧!湖面波光粼粼,两岸杨柳依依,湖边保留了十几株古树,有些至今已有三百岁了。西湖两侧房屋的墙壁上,绘画着各种金华特有的小吃,图面生动形象,同学们都在捂着肚子喊“好饿好饿”。此刻,真想吃棉花糖,糖葫芦,酥饼,麻糍……口水直流。

这时张大伯都拿出了一张照片,照片的小河,垃圾成山,一些浮在水面,水是黄绿色的,又脏又臭。我们一致认为照片里的小河绝不是小西湖,而张大伯却道出了惊人的事实:它就是小西湖。我们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它和眼前的小西湖简直有天壤之别。看来五水共治的成效真是明显啊!站在桥上,望着左右两侧的风景,好一幅西湖美景图啊,正应了那句诗,“人在画中走,鱼在水中游”,美不胜收。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见证了湖头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昨天,笑看了湖头人民同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的今天。怀着憧憬和希冀,祝愿湖头的明天会更美好。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