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随着医学的进步,血糖控制标准也在更新。朋友们,快来看看你们的控糖标准吧!
  • 血糖高怎么办?血糖水平,空腹部超过“7”,饭后超过“10”。用药对策都在这里!
  • 你知道导致血糖升高的这7个因素吗?

血糖多少在正常范围内(血糖多少才算正常?)

老年人血糖多少才算正常#看到这个话题突然想进来聊聊!

余明博士敢于改变这个话题:多少血糖是正常的?

来,看看,学学!

随着医学的进步,血糖控制标准也在更新。朋友们,快来看看你们的控糖标准吧!

不同的人,不同的血糖标准

糖尿病前期患者

糖尿病前期人群理想的血糖控制标准是将血糖水平逆转到正常糖耐量水平。

如果糖耐量不能逆转到正常水平,我们至少应该尽力将其保持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并尽力防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理想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部血糖

≤6.1毫摩尔/升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7.8毫摩尔/升

自然餐后2小时血糖

≤7.8毫摩尔/升

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

对于老年糖友来说,更需要综合评估后仔细考虑治疗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确定以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的安全治疗策略,从而确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老年2型糖友血糖控制标准的治疗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血糖控制标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

不同健康状况的2型老年糖友血糖控制标准治疗建议

普通1型和2型成人糖尿病患者

结合《中国二型糖尿病指南(2017)》和《中国1型糖尿病诊疗指南》,对于1型和二型糖尿病的一般成年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建议如下:

成人1型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部血糖

4.4-7.0毫摩尔/升

餐后血糖

≤10毫摩尔/升

糖友除了关注血糖,还要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提出,HbA1c的控制标准应以过去的个体化原则为基础,将控制目标的影响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和可变因素。

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由于儿童饮食不规律,日常活动变化大,对低血糖缺乏自控和应对能力,过分追求血糖标准,不仅容易发生低血糖,还可能因摄入不足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经常低血糖也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智力。

因此,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标准应适当放宽。

二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

《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中推荐的血糖控制标准为:

二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部血糖

< 7.0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

≤6.5%

患有1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

结合美国ADA指南和中国1型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的血糖控制目标:

表5 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标准

中国和美国的指南都建议糖尿病儿童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个性化。有的孩子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安全达到6.5%-7%,有的则需要放宽到8.0%。

ADA2021推荐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是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的标准。家属可根据患儿能否配合、是否有低血糖发作等情况适当上下调整指标。,并制定更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在妊娠24 ~ 28周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孕妇糖代谢状态,血糖超过或达到表6中任何一项血糖标准时诊断的。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诊断标准

空腹部血糖

> 5.1毫摩尔/升

服糖1小时后的血糖

> 10.0毫摩尔/升

吃糖2小时后的血糖

> 8.5毫摩尔/升

孕期血糖控制不好,对孕妇和胎儿都会有不良影响。为了减少糖尿病对母亲、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应该制定更严格的孕妇血糖控制标准。

孕期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部血糖

< 5.3毫摩尔/升

餐后1小时血糖

< 7.8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血糖

< 6.7毫摩尔/升

温馨提醒:

孕期血糖控制一定要避免低血糖。孕期血糖< 4.0mmol/L偏低,需调整治疗方案。血糖< 3.0mmol/L必须立即治疗。

最后,妊娠糖尿病女性在分娩后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但需要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评估分娩后6 ~ 12周的糖代谢状态。根据糖代谢状况,制定血糖控制标准。

为了全面评价血糖控制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最新指南(2020版)也对糖友提出了新的要求。快来更新我们的知识吧!

血糖高怎么办?血糖水平,空腹部超过“7”,饭后超过“10”。用药对策都在这里!

什么是空腹血糖?有什么意义?

“空腹血糖”是指早晨早餐前8 ~ 12小时以上的隔夜空测得的血糖。

空腹部血糖主要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而基础胰岛素分泌可以抑制肝糖输出,防止空腹部血糖过高。因此,空腹血糖可以客观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

对于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也可以反映前一天晚上的降糖药用量是否合适。

什么是餐后血糖?有什么意义?

“餐后血糖”是指从餐后血糖开始上升到回落到餐前水平时的血糖。临床上通常用“餐后2小时血糖”来表示餐后血糖。

正常人的血糖在进食后0.5 ~ 1小时达到峰值,两小时后回落到接近进食前的水平,血糖升高很少超过2.2 ~ 3.3 mmol/L。

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很多,包括饮食的数量和质量、胃肠吸收功能、餐前用药、餐后运动以及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等。

餐后血糖可间接反映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可用于评价患者的食物摄入量和降糖药用量是否合适。

空腹部高血糖应该选择什么药物?

基础血糖包括空腹部和餐前血糖。降低基础血糖的药物主要包括:

长效磺酰脲

常用药物

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

作用原理

这类药物具有长效的胰岛素促分泌作用,对降低空腹部血糖有较好的作用。

反作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需要注意的事项

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每天晚餐(或早餐)前口服一次,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剂量。

双胍类

作用原理

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异生和肝糖原输出,有效降低空腹部血糖。

反作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

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甲双胍缓释片可在饭前、饭后或睡前服用。其中睡前服用,降低空腹部血糖效果最好。

噻唑烷二酮

常用药物

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作用原理

这些药物能有效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抑制肝糖输出,降低空腹部血糖。

反作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体重增加,心力衰竭、水肿、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需要注意的事项

每天饭前饭后服用一次。

Sgt-2抑制剂

作用原理

能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有效降低血糖,尤其是空的腹血糖。

反作用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增加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事项

服药期间一定要多喝水,注意外阴卫生。每天饭前饭后服用一次。

中长效胰岛素

常用药物

如异佛尔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长效/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或去凝集素胰岛素)。

作用原理

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可以有效控制基础血糖。

反作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饭后高血糖应该选什么药?

降低餐后血糖,应选择短效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这些药物主要包括:

短效磺酰脲

常用药物

如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

作用原理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重点降低餐后血糖。

反作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从小剂量开始为宜。

需要注意的事项

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格雷内级

常用药物

例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作用原理

效果同上,只是起效更快,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更好。这些药物低血糖风险低。

需要注意的事项

饭前口服,一天三次。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常用药物

例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作用原理

主要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

反作用

主要不良反应是腹胀和排气增多。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慢慢逐渐加大剂量。

需要注意的事项

每天咀嚼三次,与第一餐同时进行。

DPP-4抑制剂

作用原理

虽然它是一种长效制剂,但由于其血糖依赖性的降血糖特性,每天服用一次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反作用

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小,不容易引起低血糖。

速效和短效胰岛素

常用药物

速效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胰岛素古林等。此外,还有短效胰岛素(名称中带有R后缀的胰岛素)。

作用原理

这两种胰岛素都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三餐前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反作用

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糖。

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

常用药物

比如苯那鲁肽,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泄空,增加饱腹感,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反作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低血糖。

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日三次,饭前皮下注射。

空腹部及餐后血糖偏高,用药可结合长短。

如果糖友空的血糖在腹部和饭后偏高,用药上提倡长短结合。

长效药物主要用于控制空腹部血糖,短效药物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通过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空腹部和餐后血糖,从而达到全天候血糖控制标准。

注意:同一种降糖药不宜合用。

血糖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药物,还需要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的积极配合。饮食是基础。如果忽视生活方式干预,一味依赖药物,再好的药物也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你知道导致血糖升高的这7个因素吗?

除了药物注射、饮食和运动不当会导致血糖升高,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血糖升高,临床上千万不要忽视~

跳过早餐…

外国《糖尿病护理杂志》的一项研究跟踪了22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摄入量和他们两天的血糖水平。在这两天中,参与者的食物摄入量的唯一区别是,他们一天早上吃早餐,第二天不吃早餐。

结果显示,在参与者不吃早餐的当天,他们的血糖水平全天都较高,因为不吃早餐会抑制胰腺β细胞的功能。

睡眠不好…

当你处于睡眠状态时,体内的升糖激素分泌会减少,甚至停止。相反,如果你熬夜,或者失眠,没有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使你体内的升糖激素——儿茶酚胺激素(如肾上腺素、氨丁三醇等)的分泌增加。),促进你体内糖原的释放,使你的血糖升高,引起血糖波动。

月经…

月经期前后,血糖会因激素分泌的变化而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应告知患者不要担心和放松,经期一般会恢复正常。

压力太大…

工作压力和家庭关系危机也会导致血糖水平飙升,因为压力会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当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升高时,会使身体对自身胰岛素或外部胰岛素注射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口腔健康不好…

美国牙科协会的研究人员发现,不健康的牙龈会提高血糖水平。这是因为牙龈疾病会增加感染和全身炎症的风险,这两种疾病都会提高血糖水平。

因此,美国牙科协会建议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定期使用牙线,并定期进行牙齿检查。

天气很冷…

受人体寒冷温度的影响,各种生理机能和食欲都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冬季寒冷的天气不断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肝糖原的输出,因此,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冬天食欲旺盛,活动少,免疫力差,都会造成血糖升高波动。

脂肪吃多了…

根据《欧洲营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饮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即使是体重稳定,腹部脂肪没有增加的人,脂肪摄入过多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