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地区玛咖栽培技术

李咏等

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是十字花科玛咖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部海拔3500 ~ 4500m的冷山区。玛咖肉质根形似萝卜,外皮有黄色、白色、紫色或黑色,以黄色和白色为多见。玛咖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以玛咖烯和玛咖酰胺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已在市场上广泛流传,具有抗疲劳、改善性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近年来,我国云南、新疆、西藏、河南、山东、吉林等省成功引进玛咖,生产的玛咖营养成分与秘鲁基本相同。一系列成功的引种实验表明,玛咖种植成功的关键是当地的温度和水分。此外,还有土壤、施肥等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为玛咖在低海拔和特殊寒冷气候地区的种植和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要:根据玛咖的生长特点和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玛咖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与选择、育苗方式、苗床管理、田间栽培管理和采收等。首先,介绍如下:

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发芽率≥ 85%,千粒重为0的种子。5 ~ 0.7g,播种前用25 ~ 30℃的温水浸泡种子24 ~ 48h,然后用300倍的福尔马林浸泡15 ~ 30min灭菌,取出晾干备用。

2.育苗方法

2月底大棚育苗,基质土壤为小兴安岭地区常见的微酸性暗棕壤,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消毒。将基质土筛入育苗盘中,压实整平,浇足水,将种子均匀撒在营养盘上,每个育苗盘中播种500粒左右,然后覆盖厚度为0。3-0.5 cm,稍微浇水,湿润基质土。

3苗木培育和管理

3.1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温室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0 ~ 25℃,夜间控制在10 ~ 20℃,湿度保持在60% ~ 70%。秧盘早晚喷水,5 ~ 7天开始出苗,苗期50 ~ 60天。

3.2除草和间苗

当幼苗长到2 ~ 3片叶子时,应及时拔除杂草。用手轻压根部,清除杂草。不要将基质土和幼苗一起拔出。苗木集中的地方,要及时播种,去弱留强。

3.3追施苗木肥

幼苗长到3 ~ 5片叶时,应进行追肥,用腐熟有机肥或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2 ~ 3次,可酌情喷施多菌灵、迪克西多次,以防病虫害。

3.4炼苗

移栽前7 ~ 10天,炼苗,移出大棚秧盘,傍晚前浇水。

4田间阶段的栽培管理

4.1土地选择和准备

需要选择近几年没有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进行移栽;移栽前翻耕两次,第二次翻耕前,施腐熟农家肥2000 ~ 2500 kg/667 m2,均匀撒施在地面上,反复翻耕掩埋,耙平地面。

4.2种植

5月中旬,带土出苗,挖池移栽,行距20cm× 30cm,每池一株,9500 ~ 10000株/667㎡;移栽时要露出幼苗的心和叶,压实根部,浇透水。

4.3间伐、补植和除草

栽后5 ~ 7天,查苗,及时补缺。要在10天内完成间苗补苗,对每个池塘多余的苗进行间苗,对缺塘和死苗及时补苗。每10天用手除草一次。严格禁止使用除草剂。

4.4水肥管理

种植成活后,视含水量情况,在阳光充足的早晨或傍晚前浇水,整个生长期注意排水。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追肥2 ~ 3次,叶面喷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0 ~ 150 kg/667 m2或98%磷酸二氢钾。

4.5虫害控制

根腐病是该地区玛咖植物的常见病害。初期植株顶端萎蔫,后期主根腐烂,整株枯萎死亡。要及时拔除感染的植株,可用铜制剂或指甲膏恶意灵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每667m2用150g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喷水防治。

5收获和加工

玛咖在小兴安岭地区10月下旬进入成熟期,可以在土壤冻结前采挖。采收后,应及时除去叶片和块茎上的土壤和须根,切片干燥,然后贮藏或加工。

6摘要

根据玛咖的生长特点,结合小兴安岭地区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研究总结适合该地区的玛咖栽培技术,旨在为小兴安岭地区玛咖的引种、栽培、发展和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