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郑胜利亲率2.5万人横渡海峡,向台湾岛上的荷兰殖民者发起了进攻。经过几个月的作战,荷兰的台湾总督揆一于次年2月1日投降,只带领500残部仓促逃跑。胜利从外来殖民者手中光复宝岛,郑胜利成了中华历史上必不可少的一位民族豪杰。然而赶走荷兰人不还到半年,这位家喻户晓的大豪杰却急病而亡,并在逝世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逝世,年仅39岁。不仅如此,他在逝世前还想要处决他的家人们,包含刚出身不久的孙子。

这是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郑胜利那不省心的长子郑经身上说起。当初郑胜利出征之前,大本营是今福建厦门一带的沿海各岛。郑胜利出征之后,留守大本营的重担就落到了郑经的身上。当时郑经已经19岁,在父亲的支配下娶了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氏,唐氏端庄静正又知书达理,但郑经却并不爱好。相比之下四弟郑睿的乳母陈氏更得郑经的爱好,二人生下一子,取名郑克臧。对于儿子的出身,郑经也不敢隐瞒,第一时光告知了父亲。

但是郑经又不敢如实相告,便“坑爹”谎称是自己和侍妾所生。和小妾生子虽然是庶出,但好歹也是名正言顺的。39岁的郑胜利第一次感受到了当爷爷的喜悦,于是便赏赐了一些财物给留守大本营的儿子。由于海峡阻隔通信不便,所以郑胜利不明本相很正常。但郑经之妻唐氏的祖父唐显悦可不好糊弄,得知本相的他第一时光写信责备郑胜利治家不严。要不是被人家指着鼻子骂了,自己还被蒙在鼓里,怒不可遏的郑胜利立马下令处逝世那个乳娘。郑经也没有坐视不管,偷偷地将她藏了起来,真是家门不幸。

当时的南明政权岌岌可危,与国度大事相比,自己家里的这些事情还不足以击垮郑胜利。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郑胜利被俘的父亲郑芝龙投降了清朝,奉清廷之命招降郑胜利,但是他谢绝了。即便是父亲被俘,郑胜利也持续保持着抗清奋斗,并且连战连捷。对于父亲郑芝龙,郑胜利直言:“吾父往见贝勒之时,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得知郑胜利抗清的决心之后,清廷一怒之下将郑芝龙及其投降的子侄流放宁古塔。

但清廷依旧没有废弃劝降郑胜利,所以一直留着郑芝龙的生命。然而文章开头提及的1661年,清廷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却矫诏将郑芝龙及其亲族处逝世了。几个月后,郑芝龙被杀的资讯才传到郑胜利的耳朵里。祸不单行,封郑胜利为延平郡王的永历帝朱由榔也被吴三桂绞逝世在了云南,南明自此断了帝统。没了君、没了父,郑胜利已是悲愤交加了,叛将黄梧竟然带兵抛了郑氏祖坟!

偏偏这个时候,郑经给他添了个丁,被人指着鼻子骂的丁。于是在这接连的打击之下,郑胜利暴毙而亡。郑经虽是长子,但此事之后郑胜利压根就不想待见他了,预备让自己的弟弟来接班持续抗清事业。可是他尸骨未寒,郑经就率兵渡海把自己的叔叔赶下了台。那本不世袭的“延平郡王”的爵位,也被他强行继承了。究竟永历帝都没了,大明朝没有皇帝再给他封爵位了。

有这么一个坑爹的儿子,难怪郑胜利会在临逝世前处决自己的家人们,特殊是那个刚出身不久的孙子。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